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特征

2019-01-03 09:31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湖盆辫状河三角洲

栾 颖

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特征

栾 颖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春 130062)

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营一段沉积时期,断陷湖盆大范围扩张,水体变深。营二段沉积时期,梨树北部地区开始隆升,湖盆范围开始缩小。营三段、营四段沉积时期继承营二段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南、北两斜坡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西侧桑树台深洼带发育湖相沉积。

营城组;梨树断陷;沉积特征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是一个发育于晚侏罗、早白垩纪西断东超、断坳叠置式“箕状”断陷盆地。箕状断陷被弧形展布的桑树台断裂控制,断陷层层位齐全,地层由西向东部斜坡区逐层超覆,向北部斜坡急剧收敛,厚度减薄。梨树断陷经历了断陷、坳陷两期发展,断陷期分为火石岭期与沙河子—营城期两期断陷盆地,其中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沉积时期为主断陷期,对后期构造的变形变位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1]。

梨树断陷营城组钻遇地层最大厚度达1 500m,受桑树台断层和盆地结构影响,从苏家屯向东厚度逐渐减薄,南北向地层在湖盆中心厚度最大,向四周逐渐变薄,营一段湖盆中心在北部斜坡一带,营二段以后湖盆收缩,湖盆中心在后五家户附近,在靠近盆地边缘及同沉积断层附近物源发育[2]。

图1 营一段沉积相图

1 营一段沉积特征

营一段时期是桑树台断层活动最强烈时期,同时在活动控制营城组沉积的还有八屋断层和秦家屯断层。受桑树台断层强烈活动影响,营一段在梨树断陷分布范围最大,地层厚度0~439m,主要控沉积断层为桑树台断层,另外八屋断裂也对营一段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营一段时期梨树断陷整体上以湖相沉积为主,在北部斜坡带、苏家屯、皮家及东南斜坡带西段,以大套泥岩沉积为特征,向四周盆地边界砂岩较发育。南部金山营一段基本为厚层灰白色砂砾岩夹薄层红色泥岩沉积,向北靠近湖盆中心为红灰交替沉积,秦家屯大部分为灰色沉积,在盆地边缘及其东南营一段中上部发育红色泥岩。

整个断陷营一段沉积时期有三个湖盆中心,大的湖盆在北坡一带(图1),覆盖面积较大,另外在苏家屯次洼有一小的湖盆,形成灰黑色泥岩沉积,在东南斜坡带还有一个小型湖盆,河山4 井营一段底部沉积130m黑色、灰黑色泥岩,东到河山2井黑色泥岩厚度60m,河山1井营一底部为深灰色泥岩沉积,向南河山901井为褐灰色泥岩,向北SN145井营一段为灰色泥岩沉积,向西到河山3井,说明在河山4井井周为以小湖盆中心。

2 营二段沉积特征

营二段时期桑树台断层活动持续活动,活动减弱,八屋断层以及秦家屯断层持续活动,八屋断裂活动增强,向东发育多条断层。营二时期湖盆收缩水体变浅,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在盆地四周形成多向物源(图2),主要物源方向为来自金3井方向的西南向物源,东向物源和北部物源也较发育。秦家屯地区河山4井营二段与营一段的界面为红灰界面,SN148井为红色泥岩沉积,SN145井整个营二段泥岩为灰色泥岩,说明在SN145井向东南方向水体明显变浅,SN148和SN143井营二段为三角洲平原相带下形成红色泥岩沉积。八屋主体营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以灰色砂泥岩沉积为主,北部SW110以北出现红色泥岩,沿尖灭线发育东西向的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七棵树SW8以北以及东部SW9断块在营二段初期水体已经明显变浅,出现红色泥岩沉积。十屋7西断层控制营二段地层沉积,上升盘太平庄一带水体明显变浅,SW7井、SN118井营二段几乎全为红色泥岩,向东转为灰色沉积,八屋北营一段末期抬升后在营二段时期依然表现为向北抬高的趋势,高部位在营二段初期未接受沉积,营二段与营一段分界面形成底剥顶超的特征。

图2 营二段沉积相图

图3 营三段沉积相图

3 营三段沉积特征

营三段沉积期,盆地进一步收缩,地貌背景较营二段时期平缓[4],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湖相发育(图3),皮家、苏家屯、北坡,八屋、四五家子以及金3井北老公林子一带都发育辫状河三角湖沉积,后五家户地区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八屋断层的活动使八屋断层上升盘水体明显变浅,出现红色泥岩沉积,为滨湖相沉积特征,SW602井以北营三段全部为红色泥岩沉积。桑树台断层附近发育水下扇沉积。

4 营四段沉积特征

营四段时期桑树台断层、八屋断层持续活动,八屋西断层是营四段的东边界断层(图4),断层上升盘SW2区带营四段地层被剥蚀。小宽断层开始活动,断层东南方向营四段地层被剥蚀。营四段时期湖盆比较稳定,苏家屯中南部、皮家、北坡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泥岩颜色以灰色活红灰交互沉积,苏家屯SW336井以北为三角洲平原相,红色泥岩与砂岩互层,无灰色泥岩。营四段物源以北向物源为主,水道砂发育,滨浅湖相范围较营三段稍有收缩[5]。

5 结论

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营一段沉积时期,断陷湖盆大范围扩张,水体变深。该时期主要在东南斜坡发育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盆地中部—北部以湖相沉积为主,仅在苏家屯、十屋、双龙地区发育短轴的辫状河三角洲。营二段沉积时期,梨树北部杨大城子地区开始隆升,湖盆范围开始缩小。该时期南、北两个斜坡均发育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北坡东段—双龙地区为滨浅湖相沉积,桑树台深洼带发育浅湖相沉积。营三段、营四段沉积时期继承营二段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南、北两斜坡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西侧桑树台深洼带发育湖相沉积。

图4 营四段沉积相图

[1]高东.十屋断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潜力分析[J]. 石油物探,2004,43( 2) : 196-201.

[2]赵勇刚,张树林.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J]. 海洋石油,2009,29( 1) : 21-25.

[3]赵德力,肖学,魏分粮,等.十屋断陷北部营城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 4) : 45-48.

[4]董福湘.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沙河子组—营城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2004.

[5]操应长.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5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LUAN Y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Northeast Oil and Gas Branch, Sinopec, Changchun 130062)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underwent two stages of depression development. The fault depress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 faulted basins of the Huoshiling period and the Shahezi-Yingcheng period.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 and Yingcheng Formation was the main fault period. Braided river delta and lacustrine facies were developed during deposition period of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Lishu fault depression; Yingcheng Formation; sedimentary feature

2018-01-04

栾颖(1983-),女,辽宁人,工程师,硕士,长期从事地震地质研究工作

P534.5

A

1006-0995(2018)04-0549-03

10.3969/j.issn.1006-0995.2018.04.004

猜你喜欢
湖盆辫状河三角洲
共和盆地干涸湖盆植被分布格局及土壤粒度组成特征
黄河下游的三角洲特性及未来治理思路
垦利A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特征
PL油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隔夹层精细表征方法
咸化湖盆过渡相组沉积控储作用浅析
西藏北部典型湖盆区繁殖鸟类调查初报
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杭锦旗地区辫状河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应用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