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根源与应对策略探析
——基于“重复博弈”理论的视角

2019-01-03 10:07马啸腾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囚徒经贸中美

马啸腾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中美经贸关系始终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也是中美两国持续发展的驱动力,[1]事关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美国政府以贸易战为典型的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惯常策略,导致原本摩擦不断的中美贸易关系爆发更为尖锐的贸易冲突,更使得原本在复杂利益主体和政治立场中斡旋的双边经贸联系再度紧张。

围绕双方结构性摩擦明朗化趋势以及中美贸易失衡等问题,学界进行着系统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中美贸易逆差扩张的原因,试图以此发掘贸易战爆发的根源。Donald R.Daris和David E.Weinstein认为,中美贸易失衡激化矛盾甚至诱发贸易战是由总量宏观经济失调或“三角贸易”引发的。[2]而基于政治因素和技术因素下的中美统计处理水平以及两国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也起着重要作用。二是运用兰切斯特方程作战损耗等理论结合贸易数据具体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下中美贸易未来发展趋势,如Miler和Pazgal就曾对中美贸易演进趋势进行合理化分析探讨。[3]三是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理论,探讨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如何深入推进中美经贸往来。[4]如James W.Davis.Jr依据前景理论认为在中美贸易战中决策者需要不断根据对方的行为动机采取不同的经贸策略。[5]

综上所述,学术界虽然对中美贸易摩擦尤其贸易战经济策略进行理论与实际上的深入探讨与分析,但相关研究并未阐明美国政府对中方策略持续嬗变的根源,而对策研究也存在模糊化倾向。针对上述研究工作的不足,本文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利用“重复博弈”理论开展系统论述。

一、中美经贸争端历史背景与现状综述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双方也从经贸往来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红利。中美贸易总额从1980年50亿美元激增至2017年2.263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20%。[6]根据图一所示,中美两国在长期的经贸往来中,早已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交融格局。中美经贸关系不仅维系两国国运民生,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最为重要的经济关系,涉及多国政治经济利益,对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和持续繁荣也具有重大意义。

图一 中美历年经贸总额(部分)

但中美两国长期以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并非是康庄大道,自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恢复经济贸易联系以来,就一直在摩擦与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的日益凸显,正成为两国经贸关系长远发展的难题。在实际中美双边贸易中,美方在加大对中国进口产品限制、要求开放中国国内市场的同时,从未停止过带有对华歧视性色彩的贸易制裁措施和要求中方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硬姿态。美国在披着积极推进世界范围内市场化和自由贸易的外衣之下,以维护美国当下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推行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国内经济实力衰退、“反华情绪”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其转嫁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国。美国通过实施对华反倾销、实施贸易壁垒、337条款等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他国外贸经济利益来缓和美国国内经济危机,但是事实上美国政府此番举措无异于饮鸩止渴,在双边贸易中采取不公正策略的美国经济状况反而雪上加霜。乔治城大学Krzysztof Pelc和普林斯顿大学Christina Davis教授指出,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更大的贸易保护,同时也会放大贸易保护的负面影响,使得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7]经济危机总是与贸易保护政策乃至贸易战如影随形,在美国经济状况持续得不到改善、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公开指责中国采取不公正的贸易竞争手段开展双边贸易,造成美国民众丧失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坚持奉行“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政策[8],相较前几届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更加趋于保守和缺乏连续性。特朗普竞选时即把宣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施加惩罚性高额关税作为竞争总统之位的筹码,特朗普就任同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特朗普总统授意下向美国国会递交《2016年中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指责中方单方面违反入世承诺、对美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而有损于美国。由此可见特朗普当局并不满足于双方互利共赢关系下对美经济收益,试图通过不公平竞争来扩大美在华利益。虽在2017年4月两国元首已实现海湖会晤[9],长期处于低迷期的经贸关系似有回暖态势;但短暂友好会晤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却剑拔弩张、愈演愈烈: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总统签署232调查公告,单方面认定进口自中方的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要根据“301”调查结果对从中方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10]对于美国不公正对华贸易举措中国商务部也予以坚决回击。

虽然长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如此频率和强度下的中美贸易争端依然世所罕见。从贸易争端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美方有意针对“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以芯片、光伏、通信等中国政府大力扶持且产业附加值较高领域。虽然在5月17-18日中美双方代表团就贸易问题进行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似乎标志着持续数月的贸易战的终结。[11]但就协商内容可分析得出双方基于双边贸易现状各做出一定程度的国家利益让步,但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依旧有待磋商。中美双方就经贸关系达成的合作意愿固然值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但联合声明本身在实际举措方面的匮乏似乎隐藏着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美方对华经贸政策绝不仅是谋求短期经济繁荣和政府政绩,在其背后必然有引人深思的深层政治经济目的。

自由贸易固然会使一国经济在总体上获益,但纯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大的霸权国家提高对弱国的贸易税从而使贸易条件有利于自己,可以最好地服务于本国利益。[12]但是事实上美国贸易策略受到官僚政治、幕后财团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纯贸易理论在现实竞争市场中并没有充足的事实依据立足。因此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经贸政策并不能够缓和事实上的经济困境,反而时常会由于实施过多反倾销政策遭到他国经济报复。值得思考的是,尽管贸易保护并不是医治经济危机的良方,但二者总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即使采取贸易保护策略总会适得其反,政府亦会如此行事。历史上的一系列惨痛教训足以让美国政府知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策略是行不通的,那么特朗普当局为何还要不断挑战与中国经贸往来的底线执意发动中美贸易战呢?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的“重复博弈”理论分析

由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m)所创立的“重复博弈”理论以其严谨的逻辑推证过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外交策略的分析研究中。而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所著的《合作的进化》以及肯尼斯·奥耶(Kenneth Oye)所编纂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中的“重复博弈”理论,可以为缓和中美贸易争端提供相对完善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基于中美贸易战所建构的模型,能够为中美两国急需解决的贸易争端现实问题提供合理的对策。

(一)“囚徒困境”博弈

依据“囚徒困境”定义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体的本质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所以在不清楚对方下一步策略的情况下,双方会发现背叛对方总是会比被对方背叛结果要好,所以即使是双边关系紧密两个国家,通常都不会冒着牺牲自身利益的风险去贸然合作维护对方,因此会在处于危机状态而又不确定对方情况下,宁可选择背叛对方而减免自身承担的后果。当个体对于利益的追求将会损害整体利益时,根本的问题就会出现。为深入了解大量具有这类性质的情况,作者采取了一个可用的方法:“囚徒困境”游戏。在单轮的“囚徒困境”游戏中,共有两个对策者,他们的两个选择为:合作或者背叛,每个人必须在并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但不管对方去选择什么,选择背叛总会比选择合作有着较高的收益。13“囚徒困境”的具体游戏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二 “囚徒困境”具体游戏方法

通过对上述图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双方单次博弈的情况下,自私者会采取首度背叛的策略,在游戏次数可知的情况下,双方会预知对方最后一次会背叛而采取防范措施。但是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并不知道游戏次数或游戏次数无限多时,即使是狡诈的自私者也不得不考虑合作,“总是背叛”对于自身的利益在未知情况下并无裨益。因此下面本文要结合双方博弈无限多的情况下对美方策略的嬗变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下的政治经济逻辑

在复杂多元的国际政治尤其大国的博弈中,只要两个国家存在,那么博弈就会是无限次的。国家总是会为来自单边背叛的暂时性收益所诱惑,总是为来自无偿合作的短期损失所忧虑。在重复情势的特点下,国家必须期望双方持久交往,对于未来贴现率的大小影响着博弈的可重复性。[14]因为参与者所采取的每一步的策略不仅对于当前结果、也会对下一步策略以及对方的判断产生影响,所以他们会谨慎选择每一步所进行的策略,这就是“重复囚徒困境”。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下,合作的概率会显著提高。[15]因此与单次“囚徒困境”不同之处就在于博弈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如对方对于自身策略的判断、对下一步策略的影响等,参与者考虑的是在重复博弈后取得的平均收益。“重复囚徒困境”的考虑更为理性,在博弈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把对方策略纳入考虑范畴之内。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在近期虽仍属大概率事件,但未来的合作不无可能。至于美方策略效果则受到中国策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考量。

密歇根大学教授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为透彻研究“重复囚徒困境”设计了一场二人“囚徒困境”计算机竞赛,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可信性与说服力整个循环竞赛共重复进行5万次,计12万次对局、24万个不同选择,最为简单的“一报还一报”策略最终赢得了比赛。“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稳定成功归根于其综合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于一体。[16]它不愿试图去占对手的便宜而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但当自身的合理权益受到侵犯时总是采取有力的回击;因此它总比试图偷偷摸摸占对方便宜的狡诈策略更为稳妥,有利于自身行稳致远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占据最终的优势地位。

(三)中美贸易战理论模型嵌套

图三 双边贸易模型简图

博弈模型既可以作为一种对具体现象的直接表述,又可以作为对特殊事件更为普遍深刻的解读,从而涉及更为广泛的理论视角。[17]下面本文将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嵌套进“重复囚徒困境”这个在国际社会中广为应用的理论模型,可以得到特朗普当局对华贸易策略的嬗变合理的解释和清晰的对策。

在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美两国经贸摩擦次数于双方来说都是未知的,即使是首先挑起战端的美国也会在复杂利益主体的斡旋中举棋不定。由于国家的单一性与理性,大国交往中通常充斥着零和博弈的基本逻辑。“一报还一报”策略可以为中国提供更为宽广的思路,占据贸易战先机的同时尽可能不受美方试探性策略的干扰。特朗普当局固然会因为前期的背叛而遭到中国政府的惩罚,但是却可以暂时性遏制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和中美庞大的贸易逆差,从而暂时性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霸主地位;中美贸易战从根本而言是美国对于中方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崛起的恐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发布的最新一期《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学技术活动领域中的下一个“超级大国”。[18]

采取贸易战策略固然会损害美国经济,但可以通过当前牵制中国来维护美经济现状,更何况在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暂时的经济回暖关乎美国的政绩、关乎特朗普总统在民众之中的支持率。对急需政绩的特朗普政府来说当前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是不明智的,让民众看到希望、呈现经济红利更有利于美占据先机。

在当今国际政治形势下,中方不能把美国策略的嬗变简单归因于特朗普自身意欲展现一贯强硬的执政姿态,因为即使是强硬的政府也需要大部分被统治者支持,这样下达的政策才能真正被贯彻实施[19]。中美两国更在意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向,双方在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中美经贸合作依然有着谈判的余地,因此对于中美贸易战依然能够持有双方合作谨慎乐观的前景。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20]但当跳脱中美时缓时和的经贸关系,基于广阔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视角进行分析,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呈现缓和趋势,但美国依旧坚持警惕中方经济崛起的战略导向,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矛盾仍然尖锐。美国作为理性自私的国家行为体,考虑以最小程度上的国家利益牺牲来制衡中美博弈形势,因此在双方博弈中采取合作策略有着借助贸易战实现保持经济全球化霸权地位、制衡弱国调节“交往战略”的深层目的,中美贸易争端缓和的背后隐藏着全球战略格局调整的契机。中国政府在促进中美经贸合作明朗化、降低全球金融形势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要做好经贸争端再度爆发的战略准备。

三、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建议与对策

借用“重复博弈”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下面本文要结合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理论对于中国未来的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防患于未然,对日后可能爆发的中美贸易争端提供借鉴。

(一)积极反击,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这是世界各国尤其面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处理双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衡发达国家不公正对外贸易政策的有力武器,这也是极为符合“一报还一报”策略的合理对策。《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1]从与美国经贸往来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的暂时性退让往往会导致美方变本加厉的非法侵犯,因此中国政府要适时适度回击,在不扩大事端的前提下保持游刃有余、斗而不破,以便更好应对可能到来的激烈的中美大国博弈。

(二)扩大开放,扩充多元经贸往来渠道

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引进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中国在重视与美国经贸往来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别国的经济合作,切实推进“中美+X”多边外交模式,扩大开放既丰富了新型中美经贸关系的内涵,又能够惩罚双方违反“囚徒困境”规则的背叛行为,使中美经济往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双方长期经济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运输部长赵小兰时强调:“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所发表的主旨演讲再度宣示了中国的决心与主张,我们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关上自己的门,也会挡住自己的路。”[22]近期特朗普当局连续抛出232调查、301调查等不公正贸易制裁措施表明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依然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多元经贸往来势在必行。

(三)自主创新,减弱对美市场的依赖

通过分析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理论,对方所采取的策略受到对方所选择策略的影响,美方固然不会为追求一时最大收益顽固采取背叛策略,但在长期的经贸往来中美国对于中国对外出口结构早已把准脉搏。当前中国虽然超越美国雄踞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之位,但中方“制造”有余而“创造”不足,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值、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所获利润有限,对国外特别是于美国市场依赖程度依然较高。特朗普政府试图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软肋”作为威胁的砝码,迫使中国政府对中美贸易做出更广领域、更大程度上的让步。美方并非对中国的坚决回击决策没有预料,而是基于对中方科研实力相对薄弱、依赖美国市场、急需外方技术现状的深刻了解。因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力量,走在世界科研实力的前沿势在必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两院院士报告会中强调,要求准确把握国家发展阶段性特征变动,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23]我国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研发、提高科研内生力,不能使核心科技受制于人;另一方面要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

(四)渐进策略,面对贸易纠纷缓缓而治

中国政府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美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长期存在的,贸易战策略并非特朗普当局首创,历届美国政府均有采取,只是近期所采取的贸易战策略攻势更为猛烈、体现出新的时代特质,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变得空前尖锐。“一报还一报”策略中的宽容性原则给予中方有益的启示:当对方提出合作策略之时,他并不会藉此报复对方之前的背叛行为,这样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4]因此当美方采取合作战略、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表现积极态度时,中方更要考虑与美合作的平均收益,用海纳百川的胸怀维系长久的经贸关系。同时,循序渐进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可以更好把握与美国外交的分寸,避免激化矛盾、扩大事端,从而正当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四、结语

基于“重复博弈”理论,中美贸易战作为全球金融形势下的热点问题,日益成为多国利益主体斡旋的载体。美方对中国政府嬗变的经贸策略,意图在于借助经济压力迫使中国政府作出更大程度上的国家利益的让步,以点带面辐射全球战略格局;而中方向美国的应对策略,反映中国政府对于建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的国家担当。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在知识产权保护、透明度、关税政策等议题上依旧有待磋商,未来的中美贸易争端仍然是难以避免的。贸易战作为美国的对外常态经济策略,必须引起中国政府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准备。中方在尽可能减少国家利益损失和弱化美方风险偏好的同时,也要透彻了解美国经贸政策的本质,深入挖掘美方透支国家信誉背后的深层政治经济目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之路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中国政府与企业正确应对贸易争端的外交智慧。

猜你喜欢
囚徒经贸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机智的囚徒
海盗的囚徒
论男性出轨者的囚徒困境
经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