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步

2019-01-03 06:55静言
中国国家旅游 2019年11期
关键词:爬楼机位云层

静言

云雾中的城市总能给我带来惊喜,甚至在按下快门的瞬间都不确定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次拍摄前我都会做一些功课,都市中,最容易预测的就是暴雨之后出现的云雾水汽——五六月的广州,暴雨之后经常可以看到珠江新城上空弥漫着云雾,比较难遇到的是低海拔的平流云——也是我最喜爱的一种云的形态。我会综合windy、meteoblue、彩云天气、墨迹等多个App的信息及本地的天气实时监测图片判断出現云雾的概率,通过App可以查看云层的高度、空气的能见度、降雨的强度及具体时间等。云雾天水汽特别大,容易形成小雨,无论对于拍摄者还是摄影器材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是没办法,极端天气出大片,冒雨也得拍,唯有“顶硬上”。

拍摄城市风光,就像是给这个城市拍摄一张张肖像。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也是一个稳步发展的一线城市,有繁华的一面,也有需要改善的一面,有灿烂瞬间,也有温柔时刻。我觉得,云雾中的广州是这座城市最感性的时候,灵动,飘逸,难以捕捉和定格,但仔细听,它仿佛正在喁喁细语,对有心人诉说着动人的情话。

我第一次挑战难度比较大的高层拍摄,是在有“广州曼哈顿”之称的珠江新城的某个拍摄机位。广州很多“爬楼党”都知道,这个机位有点危险,但也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展示珠江新城的风采,所以我们百拍不厌。因为平时总在各个高楼之上拍摄,爬楼党们都会做足安全措施,在某些相对危险的位置拍摄时,我会穿上全套的高空作业安全绳,以防意外发生。

高空拍摄有苦有乐。有一次我去一栋50多层的高楼拍摄日出,时间太早,电梯还没开始运行,只能一层一层地爬上去,上到楼顶,支撑不住,吐了好一会儿,后来一边拍摄一边还止不住在吐。还有一次,遇到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我爬上一栋高楼,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原来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地选定了这个机位,后来陆陆续续地聚起十几个人,都是平时认识的朋友,大家会心一笑: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以前我总想着要上到最高处去拍,后来会更多尝试在城市的不同高度去表现;同时也从记录城市最繁华的一面,到开始关注一些历史建筑、城中村,对城市的观察越来越深入。每个城市都是多面的,也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侧面构成了城市的个性与韵味。就拍摄城市风光而言,也不一定位置越高就越好。我发现一个小窍门,在城市中央商务区边缘,高度相当于最高地标建筑的三分之二左右、视野良好的建筑,一般都是不错的拍摄机位。

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行走,我拍得比较多的,一般是这个城市的地标。比如广州的“小蛮腰”(广州塔)、珠江新城,上海的“三叉戟”(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陆家嘴,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维多利亚港,重庆的来福士广场、干厮门大桥,深圳市民中心、中央商务区,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它们展示出了这些城市最美的一面。

Tips

我最喜欢的3张作品

拍摄地点:广州

一场暴雨之后,珠江新城周边云雾弥漫。从这个角度可以拍出均匀分布的建筑,独具气势。飘荡在楼宇之间的云雾,让冰冷的水泥丛林有了几分仙境的感觉。

拍摄地点:香港

香港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张照片采用的是航拍、多张接片的方式,在俯瞰视角下,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像是疯狂生长的春笋,旁边悠悠飘荡的云雾烘托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氛。

拍摄地点:上海

这是一个阴雨天,陆家嘴上空飘荡着大量低空云层,高空风速很快,云层呈现出一点点拉丝状。我拍摄了大约50张原片,后期采用堆栈的处理方法,表现了云层运动的轨迹。

猜你喜欢
爬楼机位云层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爬楼摄影 爱上城市之巅
穿透云层的月亮
履带变构式轮履复合爬楼轮椅爬楼平稳性分析
步步惊心——“爬楼族”
高空挑战造成伤亡,谁担责
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