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远东“白骨之路”

2019-01-03 06:55发现之旅俱乐部张璐
中国国家旅游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伊尔库茨克德加恩格

发现之旅俱乐部 张璐

千里冰原上的死亡之路

俄罗斯的科雷马公路,全称为M56联邦公路科雷马段,是马加丹和雅库茨克之间唯一的公路,因紧挨着科雷马河而得名。它始建于1932年,1953年竣工,全长2032公里。

这条公路横亘于亚极地地区的永久冻土地带,途经最冷的人类居住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六七十度,极端的天气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道路之一。当年苏联政府先后从数百座古拉格集中营调用了数万名囚犯参与修路,几乎没有大型机械,全靠手工搭建,道路耗时21年才宣告完工,其间共有近2万名工人不幸死去,尸体就直接掩埋在路基下面。现在公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十字架,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为修路而付出生命的人们。

时过境迁,如今科雷马公路受到许多顶级探险玩家的青睐,每年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也有人冒险开车踏上这条“死亡之路”。目前为止,这条路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穿越过。

喂西伯利亞狼留宿最寒冷的小镇

2019年,发现之旅俱乐部的12名挑战者从满洲里出发,进入俄罗斯境内,开始了远东之旅。第一站到达尼布楚,这里曾属中国疆域,1689年清廷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由沙俄控制。现在的尼布楚是一个很小的城镇,标志性景点布京宫是19世纪时当地富豪的住所,有雅致的壁炉、盘旋的楼梯、漂亮的拼镶式地板和大幅彩色玻璃画,还悬挂着当年从巴黎买回来的世界上最大的镜子。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有真正的大城市,涅留恩格里算是萨哈共和国第二大城市,人口也不到6万人。这里的气氛有点儿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街道干净整洁,但总是在修路,车和人都比较少。

这条路上有蛮荒、壮丽的风光,但这也意味着旅游设施极少,或者说根本没有,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在河边架起炉灶煮面条充当正餐。在一个服务区休息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只流浪狗,我们给它喂了不少吃的,可它只吃肉,其他一概不理。我们觉得不太对劲儿,仔细观察它的长相、神态和走路的姿势,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只落单的狼,就是传说中的西伯利亚狼。

第八天,我们到达雅库茨克,它曾经是哥萨克人的堡垒,如今已发展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距离莫斯科8468公里,北冰洋已经近在咫尺。雅库茨克有“冰城”“寒都”之称,因为处于冻土层,到处都是坑洼、开裂的路面。城里还有一座永久冻土博物馆,建在山洞里,空间非常大,可以看到各种冰雕。

从雅库茨克开始,我们就正式踏上了“白骨之路”。一路向东,经汉德加前往奥什米亚康,沿途经过了众多萨哈人的村落,也路过了当年的古拉格集中营,如今集中营已改造为一座博物馆,有专人负责讲解,接待我们的那位讲解员,他的父亲就曾参与修建“白骨之路”。

奥伊米亚康小镇是世界上最冷的人类永久定居点,有记录的历史最低温为-71.2℃。我们原本打算住在车里或者住帐篷,后来幸运地找到一家牧民开的民宿,每人可以单独分到一间小屋,屋内干净而温馨。奥伊米亚康有一个网红加油站,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车贴,给“白骨之路”带来一点难得的轻松。

继续向马加丹行驶,沿途有不少已经无人居住的“鬼城”,因为工矿业的没落,西伯利亚有许多小镇人口外流,变成空城。到了马加丹,“白骨之路”也到了尽头,我们从这里搭乘飞机,经伊尔库茨克转机回国。

Tips

“白骨之路”17日自驾线路

2020年8月,发现之旅俱乐部将再次组队挑战“白骨之路”,现在已经开始招募队员,报名者须身体健康,且具备极强的冒险精神。

Day1:满洲里

Day2:满洲里一博尔甲(150公里)

Day3:博尔甲-尼布楚(260公里)

Day4:尼布楚-莫戈恰(400公里)

Day5:莫戈恰-腾达(500公里)

Day6:腾达-涅留恩格里(240公里)

Day7:涅留恩格里-阿尔丹(300公里)

Day8:阿尔丹-雅库茨克(500公里)

Day9:雅库茨克(休整)

Day10:雅库茨克-汉德加(420公里)

Day11:汉德加-奥什米亚康-托姆托尔(570公里)

Day12:托姆托尔-乌斯季涅拉(550公里)

Day13:乌斯季涅拉-苏苏曼(450公里)

Day14:苏苏曼-马加丹(650公里)

Day15:马加丹(休整)

Day16:马加丹-伊尔库茨克(飞机)

Day17:伊尔库茨克-北京(飞机)

猜你喜欢
伊尔库茨克德加恩格
美国FDA批准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恩格列净的临床研究进展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埃德加·德加 作品5
写好中国字
恩格贝:惊天动地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