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面瘫36例临床观察

2019-01-04 04:39
关键词:效果显著面瘫针灸

钟 莉

(思南县民族中医院,贵州 铜仁 565100)

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像炎症、肿瘤等方面,患者表现为口眼歪斜,不能鼓腮,吹口哨等。临床中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查清楚原因,再根据所引起的病因治疗。临床中常采用针灸推拿方式,通过刺激穴位,便于患者血液畅通。本文主要选取我院72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总结说明中药应用其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面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中面瘫疾病的标准,根据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8.9岁,病程2~17天,平均6.7天;实验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2~16天,平均6.5天;参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9.1岁,病程2~17天,平均6.8天。患者及患者家属在知晓我院研究事项后,非常愿意加入此次科研活动。

1.2 方法

参照组与实验组所采用的方式不易,参照组的方式是实施针灸推按,实验组是除实施针灸推拿外,再结合应用中药。

1)对于72例患者开展的工作:第一,针灸治疗。在开展针灸治疗前,应对其相关穴位具有准确的认知,像四白、颊车、地仓、翳风等穴位。确定好穴位后,开展消毒工作,对穴位及其周围进行消毒工作。开展针灸治疗,留针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起针后,悬起灸患侧面部20分钟,每天针灸1次[1]。第二,推拿工作。推拿治疗的手法,以推、按、揉等手法为主为,在开展推拿治疗前,需要找准其相关穴位,像迎香、下关、阳白等,开始部位是印堂处,从其往下按、推穴位,一天推拿一次,每次推拿的时间应不多于20分钟,不少于15分钟,其治疗周期为2周。

2)实验组的治疗工作:患者用药的情况说明药物的组成成分很多,像僵蚕、白附子、当归、白芍、灸甘草等,在调配中药的过程中应认真,对于药物中需要提前研磨成粉末状的药物,应先研磨再称重,避免每剂药物的量不一,影响药的药效[2]。对于调配好的药物,应在熬制前查看药物中是否具有碎石成分,应将其研磨后再进行熬制,避免熬制时间过短,其药效不能完全融入。将中药与水融入进行熬制,熬制的过程中控制好时间及火候,确保所熬制的药效最佳。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熬制需要注意的事项,便于发挥其药效。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对忌口的食物禁忌,药物需要每天喝三次,治疗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7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效果,其分为治疗显著、治疗一般、治疗较差等情况。临床中通过评定,记录各项治疗的例数,其治疗情况=患者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3 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22/3 6(6 1.11%)例,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为12/36(33.33%)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为2/36(5.56%)例,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4/36(94.44%)例,36例患者对治疗认可的情况为35/36(97.22%)例。参照组3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15/36(41.67%)例,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为10/36(27.78%)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为11/36(30.56%)例,整体的治疗情况为25/36(69.44%)例,39例患者对治疗认可的情况为27/36(75.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实验组3 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22/36(61.11%)例, 参照组3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15/36(41.67%)例。实验组36例患者对治疗认可的情况为35/36(97.22%)例,参照组36例患者对治疗认可的情况为27/36(75.0%)例,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优势。因为推拿、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患者,具有通络的功效。患者服用中药可以及时调理体内的阴阳情况,像白芍、当归、桂枝等药物具有补气的作用。通过应用药物更好对身体进行调理,便于改善面瘫情况。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面瘫针灸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针灸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自然环境下小班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预防干预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