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2019-01-05 14:19陈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抚仙湖种养废弃物

陈华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52603)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孤立了农业生态链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一味关注利润而未足够重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关要素的优化配置,导致农业经济循环中能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并消化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同时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形成一套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形成再生资源的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

1 种养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1.1 共生关系

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前提条件离不开农业各产业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共生关系。农业生态产业链中,企业和农民的相互依赖正是基于资源的依赖,上游生产出的废弃物、副产品可以作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再次进入生产循环,在产业链环节充分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1.2 经济利益的驱动

毫无疑问,依靠现今的农业生态产业链,企业和农户各自都能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形成参与产业链的驱动力。农户和企业的不同需求利益驱动要求循环产业链的构筑不仅要实现技术上的资源循环,更要实现经济需求的资源循环,在满足资源节约的同时不牺牲产业链上各主体的经济利益。

1.3 对生态效益的追求

如今,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追求及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正迫使企业和农户日益提高对于产业生态效益的关注,更注重权衡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避免环境问题导致多种不利影响。因此,农户与企业开始寻求合作,促成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稳定。

2 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空间布局

现代农业企业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要实现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及企业与农户之间构建横向及纵向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让废弃污染物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与农户之间实现闭环流动,使企业在实现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生态效益,也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

如合理布局农场及配套设施,高温无害化处理可以将粪便生产为有机肥,对于养殖废水用氧化塘处理后,可以转化为肥水灌溉农田。将沼渣及沼液还田,将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使养殖区域不再出现环境污染,进而对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改善;此外,将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为有机肥,既可以保护环境,有效控制区域内空气及水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可以提升农田的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农牧产品的质量及产量。可以说,种养循环产业链在企业内部与农户之间形成了一个资源高效利用、相互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

3 构建生态农业循环体系以保护抚仙湖

近年来,抚仙湖区域内的畜禽业及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就地燃烧农田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没有进行回收利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露天排放,降雨会将这些废弃物冲入抚仙湖中,进而造成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结合当前抚仙湖污染的实际情况,要想对其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必须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构筑绿色屏障[1]。

为了改善土壤肥力,抚仙湖周边的大樱桃庄园从开始种植起每年就向其中投入价格约为30 万元的有机肥。2016年7月,大樱桃庄园内建立了一个规模为500 头的生猪养殖场及一个100m3的沼气池。承担养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沼气池通过延伸的管道实现了对每一棵樱桃树的定时定量追肥和灌溉。种养循环方式自引入后,不仅有效减少了购买有机肥所需要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大樱桃的品质,减少了病虫害。另外,澄江县在划定养殖区范围内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畜牧、沼泽及饲料间有机循环的发展模式,实现污染零排放、提升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副产品,对园区内废物实现封闭循环利用,对污染物流失问题从源头进行控制,才能实现湖泊水质的保护。只有在湖盆区内开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区域内的经济向着规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在生态、观光及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的循环发展,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对湖泊水质进行改善或保护[2]。

4 结束语

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绿色发展。种养循环在民间的积极探索也始终伴随着政府各项扶持。推进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既可以解决当前农牧业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种植业对有机化肥的需求及养殖业在环保压力下对于种植业消化养殖废弃物的需求互相得以实现,进行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的推动,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

猜你喜欢
抚仙湖种养废弃物
计入综合糙率的湿地建设对抚仙湖流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抚仙湖,万顷平湖一鉴清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电子废弃物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