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畜牧养殖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2019-01-05 16:31孟凡勇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养殖业传染性畜牧

孟凡勇

(山东省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站 261521)

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农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畜牧养殖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畜牧养殖业的专业水平,提升养殖产量,需要精准把控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重点,传染性疾病不仅直接影响畜牧养殖,还会带来公共卫生严重危害,从而有针对性的运用防治对策,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

1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畜牧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畜牧养殖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各省地区的畜牧业总产值均有提高,目前,整体畜牧养殖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其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在农业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的背景影响下,畜牧养殖发展也存在各种压力,尤其是我国农村散养占总体养殖业比例问题,在疾病防控、养殖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防治对策

在畜牧养殖业中,各类动物疾病也比较多,其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易扩散,通常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的疾病检疫、饲养环境控制、喂养环节管理、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的投入,以及增加宣传力度,扩大养殖户的防治意识等[1]。

2.1 疾病检疫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推进工作内容的深化。疾病检疫是动物疫病防治的有效途径,在检疫过程中要以相关检疫防治制度为标准,运用强而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病症,并在传染病还没有大范围扩散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一旦发现疾病或具有疾病潜在威胁的畜牧,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出现疾病的畜牧进行及时隔离治疗,从根本上减轻传染病对畜牧养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另外,需要对动物进行定期定量的消毒处理,并为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动物本身抵御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在疾病频发时期尤其要注意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不仅要对动物生存环境做出优化调整,更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动物养殖环境中的通风量及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增强检疫防疫工作频率,而工作人员则要时刻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疾病检验工作,从而从源头上避免细菌的传播及扩散[3]。

2.2 饲养环境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直接关系,为了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应注重动物生存环境的调整、选址的适应性迁移、通风及温度控制,对粪便,排污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传染病菌的滋生,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发生疾病的几率,另外,在养殖场可以利用通风设施,排污设施,实现空气流通,使养殖场内环境和外环境有较好的保障,提升动物饲养环境条件。

2.3 喂养环节

在动物喂养时应注意预防为主,结合动物饲养现状,逐步完善喂养制度,针对常发性的常见病进行预防,治疗,实现综合治理,尤其是应将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以此来实现喂养制度的构建,如对于不同动物的具体情况,同类动物的年龄大小,生长规律,生存条件,饲养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细致分析,做好硬件保障,然后根据具体营养需求,育肥技术实现,对其抵抗力的强化,饲料配制的科学化等。

2.4 防治宣传工作

做好畜牧养殖疾病防治宣传工作有利于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在具体养殖工作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渠道向养殖户宣传畜牧养殖中的工作流程、检测机制等,让养殖户对于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引入科学的养殖方式达到主动防疫的目的。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建立主动的监测制度,以主动监测为主要检测手段,同时也采取被动监测的方法,使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完美结合,达到有效监测疫病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应认真贯彻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即从做好疾病检疫、饲养环境、喂养管理、疾病宣传等层面入手,及时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并提高养殖户传染性疾病预防意识,营造一个健康的养殖环境,就此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猜你喜欢
养殖业传染性畜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