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

2019-01-05 16:31王苗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染患病传染病

王苗

(河南省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453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要做好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治工作,强化对疾病的控制,及时防控及时治疗,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下面讲一些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

1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种类

1.1 传染病

传染病大多是由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袭击动物机体,引发能在畜类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1]。不同动物感染疾病之后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和症状。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染,排泄物传染等。动物传染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容易引起大规模传染,预防难度很大。

1.2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也是威胁养殖动物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其中节肢动物主要寄生在宿主体表,以动物排泄物作为营养基础生存;蠕虫和原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吸取宿主本身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寄生虫病不会直接导致动物死亡,但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影响动物正常生长,预防难度高,需要重点注意。

1.3 普通疾病

在养殖过程中,还有一些普通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如外伤,眼科疾病,产科疾病及动物怀孕期间,分娩中,生产后的相关疾病。此类疾病致死率较低,容易治愈。但养殖规模大,动物数量多,患病量也高,增加了饲养人员的负担。

2 动物疾病病因分析

2.1 环境原因

动物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养殖环境的清洁程度。空气质量和饲料质量不合格,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患病几率大大增加。另外,养殖场的动物粪便,饲料残渣等清理不及时,也会导致病原体和寄生虫大量滋生,危害动物健康,极易引起疾病。

2.2 人为原因

畜牧养殖场的饲养工作实际操作很复杂,都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条例,但有些饲养人员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专业素养不够,畜牧养殖场的管理质量得不到保障。不按时清洁消毒,垃圾长时间堆积导致细菌和寄生虫滋生,增加动物患病概率;饲料配比不科学,影响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对病禽死禽处理不当,引发传染病等。

2.3 相关设施问题

现阶段很多养殖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相关设施不达标,选址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养殖场通风困难,排污不便,影响周边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养殖场的环境,增加动物发病率。

2.4 用药和治疗不当

动物发病后,养殖者和相关工作者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不熟练,给动物用药时没有一定的量,不仅起不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动物病情,导致动物死亡,患病范围扩大。

3 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3.1 做好疾病检查

养殖场要制定检疫制度并严格遵守,有效实施检疫制度,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及时注射疫苗,提高免疫力。养殖场中要对动物进出程序严格规范,预防传染病在动物中流通。在换季等患病率较高季节,要加大监控力度,保证动物健康。对动物疾病的防控关键在于预防[2],所以要重视疫苗的注射。

3.2 做好养殖场的建设与管理

首先养殖场要选好地址,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养殖场的选址。其次要加强养殖场管理工作,饲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日常管理。要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饲养时,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满足不同需要。再者要强化管理者的基础动物医学知识,在面对疫情时能正确应对和处理。

3.3 做好疫情的防控

养殖场中已经患病的动物要及时给予治疗,加强防疫力度,做好消毒、隔离、处理病禽死禽的工作,防止疫情扩大。从长远出发,不能立足于眼前利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标准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危害人类健康。平时的防疫工作要做到位[3],定期及时消毒,清理,提前给动物注射疫苗,防患于未然。

4 总结

对于当前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要综合分析,长远考虑,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疫情于未然。

猜你喜欢
传染患病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