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物防疫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性

2019-01-05 16:31陈婷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畜产品产品质量畜牧

陈婷

(广西柳城县沙埔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200)

1 动物防疫工作在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性

1.1 是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柳城县2018年生猪出栏45.9165万头,同比增长5.58%;肉牛出栏5.352万头,同比增长1.75%;肉羊出栏5.0985万只,同比增长6.89%;家禽出栏449.9356万羽,同比增长5.24%;肉类产量4.8897万t,同比增长5.11%;水产品产量2.1785万t,同比增长4.94%,水产畜牧总产值2.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柳城县是柳州市唯一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养殖业在全县经济中比重较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5%,免疫抗体水平保持在70%以上,极大地促进柳城县养殖业健康发展。

1.2 是保证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动物防疫工作既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018年柳城县检测水产品30份、检测猪、牛、禽类产品25份、检测猪尿样5483份,均未检测出药物残留超标,说明柳城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良好。

1.3 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能有效控制人畜共患动物疾病,是保障动物健康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人体受某些动物疫病的传染,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有的动物疫病能致人于死(如狂犬病,一旦感染出现症状100%会死亡。有的虽然不会迅速致人于死,但使人长期虚弱丧失劳动力,如布鲁氏菌病,人感染后发热、多汗、关节和肌肉疼痛,生殖系统也受影响)。因此,防治动物疫病是保护人体健康,扑灭和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必要措施,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2 当前动防疫与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

2.1.1 养殖业主层面存在的问题

(1)一是法律、法规、政策不配套,工作效率低,适时定期免疫程序执行难。二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素质与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长期在基层一线服务的兽医人员和技术员知识不断老化、年轻的专业人士也不愿到动物防疫的第一线工作。

(2)规模养殖场:目前柳城县规模化养殖场共计378家,饲养量大管理难度高,监管力度低,一是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不合理,个别规模化养殖场业主对消毒灭源、强制免疫等观念淡薄,一味追求节约成本,没有合理规划养殖场所,进而出现畜禽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过差,导致同一场(点)多种病原并存,易发生混合感染、隐性感染、继发感染,加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防控任务的艰巨性。二是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当前规模化养殖场人员流动性大是普遍现象,导致管理上无法统一,饲养管理和养殖制度不能很好地实行;加之大多数规模化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不高,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没有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免疫程序,就盲目跟风免疫,或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造成场内免疫质量低,病菌耐药性强,抗风险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运用先进高效的养殖新技术,导致畜牧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同时也制约养殖业的发展。

2.1.2 行政管理层面

上级财政资金下拨给地方的防疫工作经费逐年减少,兽医管理方面没有出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养老、保险等福利政策,尽管行政管理部门采取购买服务、细化各种考核机制的方法,但仍不能调动村防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1)动物产品质量监控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低。众多基层单位不能配备最基本的药物残留检测仪,对现场抽检的样品不能进行及时快速检测,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控样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卫生执法工作形成严重影响。

(2)饲养环节中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在规范畜牧生产的各项标准中没有有效严格的治疗相关标准,特别对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及畜产品质量要求缺少必要的了解与学习,直接导致在生产中对无公害或绿色畜产品等相关的要求和标准认识不清、掌握不多,导致产生重视生产不关心质量的问题出现,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政策的实施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完善。特别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在县、乡开放式的市场几乎没有办法执行,无从监管。

3 对策和建议

3.1 动物防疫工作方面

(1)调整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思路。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应将工作重点由农村散养殖户转向规模养殖户,加大对规模养殖场防疫指导及督查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对于农村散养户,考虑每个县(区)组建一支精简兽医防疫队伍,实行承包制专门负责春、秋两防动物集中免疫工作。平时的动物疫病防治由动物诊疗机构实行有偿服务。

(2)加大基层防疫工作经费投入。为保证基层动物防疫员的收入,保障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工作正常开展,建议各级政府还应加大防疫补贴经费的投入。

(3)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激励机制,鼓励年轻兽医人员加入乡村兽医队伍。如像村委干部一样享受基本工资及养老待遇等。只有夯实基础,落实责任才能开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新局面。

3.2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1)采取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模式进行量化监管。对各类监管场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落实、守法生产、诚信自律等方面及养殖档案、免疫、投入品使用、检疫申报、疫情报告、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及人员和车辆出入等防疫制度落实情况综合打分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动物卫生风险发生概率及其严重程度实施分级管理,开展不同频次监督检查。划分A、B、C 3个风险等级,其中A级80分以上(含80分,满分100分),为低风险监管,采取信任管理,至少每6个月巡查一次;B级60~80分(含60分),为中风险监管,采取常规管理,至少每个巡查一次,C级60分以下,为高风险监管,采取强化管理,至少每月巡查一次。

(2)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根据监管对象的风险等级,对各类场所分别制定详细的督查计划和整改计划,实行监管、督查、整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明确监管责任人和负责人,将监管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对高风险场所、整改难点采取确定专人负责、跟踪督办的方式强化监管,确保各项动物卫生措施落到实处。

(3)在编制收紧的形势下建议通过聘请协检员方式增强监管力量。整合村级防治员,同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村级防疫员中择优聘用制基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履行防疫员、协检员、统计员、协保员“四员一体”职责,协助官方兽医做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督职责,达到精减人员、提升素质、提高待遇的目的。

(4)加强宣传,增加业务培训机会,提高监管人员综合能力。主要是加强对肉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一要对监督管理人员多举办一些高层次的执法培训,以增监管执法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操作水平。二要对广大群众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议实施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县把好市场关才能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畜产品产品质量畜牧
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污染的来源及处理关键点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