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产中猪病防治思考

2019-01-05 16:31殷守峰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猪病流行性病猪

殷守峰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畜牧兽医站 810500)

1 猪病发生原因

在生猪养殖时,发生猪病主要由3方面因素引起,即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管理性疾病。

首先从传染性疾病来说,其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包含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病因,潜伏于细菌中的疾病多种多样,有些细菌在养殖期间出现的频率较高,还有一些细菌会在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下出现。如猪支原体肺炎病因、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因、仔猪黄白痢病因、大肠杆菌、链球菌等,这些都属于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二是寄生虫疾病。养殖期间危害比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外寄生虫疥螨,该寄生虫会导致生猪生长发育缓慢;同时还有猪弓形虫、猪蛔虫、猪食道口线虫等。

三是猪管理性疾病。出现这类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主要是因养殖期间管理不当引起的,养殖期间有两种疾病的发生率高且影响比较大,一个是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综合征,该疾病不仅对母猪健康产生影响,导致母猪再孕困难,还会对仔猪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第二个是饲喂管理不当,如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将霉变或者劣质饲料喂食给生猪,可能导致猪免疫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猪猝死[1]。

2 畜牧生产中常见猪病的防治

2.1 针对猪瘟、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在猪群中发现这两种疾病之后,首先要迅速将已染病的生猪隔离,然后紧急给猪群中的健康猪接种疫苗,促使其迅速产生免疫抗体,防止疾病大规模蔓延。同时,还需采取抗继发感染、对症治疗措施及免疫增强措施等,如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疾病进一步复杂化,做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饲喂结束之后及时清理食槽和水槽,避免细菌残留,尝试在生猪饲料中加入有助于抵抗疾病的微量元素如钙、锌等,增强生猪抵抗能力。

2.2 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治

在防治这两种疾病时,主要是借助抗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措施、免疫增强措施等进行防治。抗继发感染方面,选择抗生素时必须要慎重,要选择对疾病治疗有作用的药物。而在对症治疗方面主要是给生猪退热,防治其体温过高,导致脱水死亡。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要始终让猪体能处在合理状态,减少额外体能消耗,给予病猪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其因体能消耗过多产生应激反应[2]。

2.3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流行性感冒的出现往往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节点,防治时主要采取对症措施抗继发感染,重点应注意因感冒引起的肺部感染。此外,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要做好防寒保暖、降暑等工作,猪舍温度过高骤然变凉,或者是温度过低骤然变暖都可能导致猪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流行性感染出现,所以说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4 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

该疾病多是以继发或并发的形式出现,其发生之后多伴有支原体混合感染,对生猪健康造成重要影响,防治该疾病时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就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治疗支原体的特效药。同时,在防治该疾病时,还应注意及时隔离病猪,落实好全群治疗工作,使用药物治疗时控制好药物剂量,避免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生猪产生耐药性。

2.5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多是由细菌和饲喂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在防治该疾病时,应加强生猪管理,抗继发感染。在日常饲养管理期间,针对已经出现疾病的病猪,要减少采食,避免加重病猪的肠胃负担,同时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当除菌药物,及时将细菌排出体外。此外,饲养时注意严格管理,严禁将霉变饲料与合格饲料掺杂在一起,不但可引发猪肠胃炎和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猪死亡,必须要加强控制[3]。

此外,还需注意母猪和仔猪疾病的治疗,母猪多是繁殖障碍型疾病,如上文中提到的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无乳症,治疗时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增加母猪免疫能力等方式进行治疗,还应防治其在生产和哺乳时细菌感染。

总之,在生猪养殖期间,做好猪病预防工作能有效降低疾病对生猪的危害,保证生猪健康成长,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长远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猪肉的需求。

猜你喜欢
猪病流行性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病猪喂药有办法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