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场猪瘟预防与控制策略分析

2019-01-05 16:31曹安民郭保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抗体

曹安民 郭保国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畜牧水产局 231100)

猪瘟主要是由于猪瘟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急性猪瘟会出现败血变化,并伴有严重的器官出血及坏死问题。而慢性猪瘟则会造成纤维素样坏死肠炎,是猪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规模猪场猪瘟现状

在对规模猪场猪瘟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实际情况予以关注,并对实际问题予以校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一方面,目前规模猪场猪瘟存在猪瘟抗体分布不均及离散性较大的问题,这就导致抗体的实际滴度较低,无法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严重制约养殖场内部管理水平[1]。

另一方面,母源抗体也会对仔猪造成影响,主要会借助母乳形成直接传播,一般而言,母源抗体会增加仔猪前期抗病能力。但注射干扰注射疫苗后,母猪体内会形成免疫应答,造成疫苗中抗原的中和,导致相应免疫工作失败。值得一提的是,在母猪群体中,因为母猪健康情况不同会出现母乳传递被动,免疫效果不一致的现象,此时会对整体免疫管理水平造成影响。

2 规模猪场猪瘟产生原因

2.1 营养因素

在对规模猪场猪瘟进行全面分析过程中,营养因素是主要因素,对于畜禽而言,营养因素是生长的基础,只有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提升猪免疫应答的效果,从而形成较为统一的抗体水平。若养殖户对营养因素不重视,会造成营养不良等问题,必然会对猪体内抗原质量产生影响。

2.2 免疫抑制因素

目前,在规模猪场常规化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药物滥用的问题,造成猪耐药性升高,尤其是会对猪淋巴细胞增殖造成抑制,免疫水平必然有所降低[2]。另外,若是不能对饲料进行集中管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会对猪体造成严重影响,使免疫疫苗应答失败,导致规模猪场猪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3 生存环境因素

对于规模猪场管理工作而言,有效且整洁的环境是提升养殖水平的关键,但一些养殖户仅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猪场常规化管理,造成质量水平明显降低。如猪舍选址不合理,设计结构科学性缺失都会造成保温性能降低及新鲜空气交换效果不足,严重影响猪群的身体素质,导致免疫应答不能满足要求,制约抗体均匀性,也会增加猪体的患病几率。

3 规模猪场猪瘟应对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规模猪场猪瘟管理水平,要结合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管机制,提升管控流程的基本水平,有效实现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不仅要保证疫苗质量,也要对猪体进行集中关注,确保能结合定期监测数据,完善规模猪场猪瘟监管效果,有效减少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3.1 优化营养管理

第一,要完善营养因素,针对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营养管理机制,确保能提升营养因素的均衡效果,定期对猪体进行抗体水平的监测,完善营养监管工作的基本水平,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等问题。

第二,要提升免疫操作工序的合理性,在完善营养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也要定期开展标准化免疫操作工序,有效提升工作水平。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任何一种疫苗都要按照标准化说明书进行处理,操作技术要熟练,且能找准正确的注射位置和注射阶段,提升管理水平。

3.2 科学规划免疫程序

为了保证规模猪场猪瘟管控工作的基本水平,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完整的疫苗品种选择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更加贴合实际情况的疫苗注射监管机制,提升疫苗管理流程的基本效果,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3.3 优化生存环境

在规模猪场管理工作过程中,养殖户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环境监管机制,结合地区温度和气候条件对环境进行实时调节通风,避免外界环境对猪造成影响[3]。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处理规模猪场猪瘟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规范化饲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且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能提升管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养殖户要结合自身实际种植现状落实更加完整的监管体系,实现规模猪场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抗体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