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蹄叶炎的病因及防治

2019-01-05 16:31田占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牛蹄蹄部真皮

田占华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金洲畜牧兽医工作站 136615)

肉牛蹄叶炎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主要是蹄前半部的蹄侧壁真皮小叶层、血管层及蹄尖壁发生病变,往往伴有蹄关节变形和蹄骨转位。病牛严重影响育肥,甚至导致提前淘汰出栏,影响育肥的经济效益。需要总结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肉牛蹄叶炎发病原因

肉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大多因肉牛体内存在大量组织胺物质,以致其血管运动神经调节出现问题,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血管通透性变大,真皮微血管发生栓塞问题,从而引发蹄叶炎疾病。同时,真皮小叶与角质小叶之间存在炎性渗出物时,两者之间的结合会被迫害,神经真皮受到压迫,以致肉牛因疼痛无法正常行走。

2 肉牛蹄叶炎症状

肉牛蹄叶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其中急性蹄叶炎的病牛会出现肌肉震颤,呈划水样运动,走动时后肢会处于腹下,前肢也很难正常站立,喜欢在软土地上行走,甚至会跪地采食以减轻负重。患有蹄叶炎的病牛大多会出现后肢疾病问题,尤其是外侧趾最为常见。蹄冠皮肤会肿胀伴随出血,前肢发生静脉曲张问题。同时,病牛关节也会发生环形肿胀问题,关节滑液中的白细胞与球蛋白数量明显增多,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患有慢性蹄叶炎的病牛症状轻于急性期,严重时病牛会出现全身强直、前肢弯曲等症状,甚至还会跛行。长时间患病后,病牛背侧缘与地面的夹角变小,后肢下沉,蹄部变扁,且蹄冠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出现明显的沟壑。同时,病牛蹄骨尖会向下移动,背侧缘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增大,蹄骨会明显压迫蹄部真皮,甚至会导致蹄部穿孔问题[1],最终引发化脓性的蹄小叶炎。

3 肉牛蹄叶炎的防治措施

3.1 药物治疗

当病牛症状并不明显时,养殖人员应尽量减少病牛运动,缓解蹄部疼痛,以免发生感染。养殖人员先利用清水为病牛清洗蹄部,之后封闭注射浓度为0.5%~1%的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以充分缓解病牛疼痛感。当病牛症状较重时,将病牛直接板绑定至圈舍内,利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清洗蹄部,并扩创病牛的伤口,直至流出鲜血,再利用浓度为3%~5%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在创口内倒入适量的血竭粉末,并通过烫烙使血竭粉末完全溶化,最终绑扎固定。医护人员每隔5d检查一次,若绷带没有脱落无需进行任何处理,否则还需要进行补绑。当病牛病变处存在较多脓血时,养殖人员先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后当病灶处进入脱水再生阶段时,在创口处倒入适量血竭粉末进行封闭治疗。变态反应属于此病的主要发生原因,因此,还应辅助采用脱敏治疗方法。发病初期,养殖人员应为病牛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每天内服1~2次盐酸苯海拉明片,之后采用静脉注射疗法,分别注射100~150ml的氯化钙溶液与10~20ml的VC溶液。当病牛出现全身症状时,养殖人员除了应采用绑扎治疗方法外,还应为病牛输液,一般静脉注射500~1000ml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与500~100ml升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

3.2 放血疗法

当肉牛患有急性蹄叶炎时,养殖人员可以在其静脉处放血500~2000ml,并为病牛服用液状石蜡,促使全部排出毒素。在为病牛放血后,养殖人员应为病牛输液,静脉注射500~1000ml的葡萄糖溶液及500~700ml的碳酸氢钠溶液。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肉牛在秋末及冬季发生贫血问题时不宜采用此治疗方法[2]。

3.3 蹄部护理

养殖人员应根据肉牛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喷蹄措施,一般定期采用硫酸铜溶液喷洒圈舍的地面。在喷蹄时先为肉牛除去表面的泥土与牛粪,之后将药液全部喷洒至蹄夹上。同时,养殖人员还应适当做好护蹄与修蹄工作,矫正蹄夹的长度与角度,确保可以平衡负重。

3.4 强化饲养管理

对于母牛,其在围产前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精料的饲喂量,避免营养过剩。且饲料应均衡稳定,禁止突然更换日粮,并在饲料中逐渐添加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饲料,确保肉牛胃肠的稳定性,禁止饲喂发霉的饲料,避免发生消化道疾病[3]。

4 结束语

肉牛蹄叶炎主要指的病牛蹄部出现浆液性炎症,蹄侧壁真皮小叶层发生病变,严重时会导致蹄关节变形及蹄骨转移等问题,甚至部分病牛还会出现跛行。对此,本文分析了肉牛蹄叶炎的临床症状,针对性地指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此后的肉牛养殖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猜你喜欢
牛蹄蹄部真皮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拜年(外一首)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请 求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汽车内饰用浅色耐污真皮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