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黑山羊支原体感染原理及有效防控策略

2019-01-05 16:31蔺红玲韩建成江汉青江杨陈永辉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纤毛黑山羊断奶

蔺红玲 韩建成 江汉青 江杨 陈永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524091)

山羊支原体感染在各年龄段都能发生,并且该病传播迅速,患病黑山羊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及死亡。继发感染的情况在患病山羊中较为常见,一旦发生继发感染,临床症状会加重,死亡率也会升高。

1 支原体感染的原理分析

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支原体在气道上皮细胞的长期寄居、持续炎症反应刺激、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抑制和调节,以及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相互作用。肺炎支原体在气道内的定居首先是病菌与山羊气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结合。随后,病菌黏附至纤毛,P97蛋白在此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针对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体外阻断病菌的黏附,已克隆获得P97基因,并且鉴定出其结合区域。然而,重复氨基酸的增加或减少能引起该基因的变异,导致蛋白发生改变从而干扰免疫系统的识别,很难获得抗P97蛋白的有效免疫,单独使用针对该蛋白的疫苗不能阻止临床疾病的发生或病菌在体内的定居。其他的糖蛋白和细胞表面特征物质也可能参与病菌与纤毛的结合。肺炎支原体在呼吸道纤毛上的定居会导致纤毛停滞、凝集和丧失,以及支气管上皮和杯状细胞的丧失。这将导致纤毛清除碎屑的有效性显著下降,并有利于细菌,尤其是经黏液器官传播的细菌的入侵。以上作用及肺炎支原体自身的免疫抑制作用能使多杀性巴氏杆菌、山羊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上呼吸道共生菌作为继发病原菌在肺泡中定居增殖,导致地方性肺炎的发生[1]。

2 支原体感染的防控策略

2.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一个预防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南方地区部分养殖户采取传统养殖模式,管理较为粗放,并且对该病没有足够的认识,政府部门也没有强制免疫措施,大多数黑山羊并没有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这也是黑山羊肺炎支原体高发的一个原因。接种疫苗的黑山羊能降低肺脏病变的几率,使血清中产生抗体,并且能在呼吸道局部产生免疫球蛋白,同时会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2]。主要是因为羔羊接种疫苗时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导致产生的抗体滴度不足,并且特定的疫苗对黑山羊的保护力度有限。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其他综合性措施共同防治黑山羊肺炎支原体。

2.2 做好环境控制工作

环境的控制对黑山羊肺炎支原体的预防十分关键,由于黑山羊放牧特点,肺炎支原体在南方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容易在羊群内与羊群间传播。加强放牧地点的卫生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传播途径。

2.3 早期隔离断奶

肺炎支原体的传播最典型的是在母羊与羔羊之间的传播,结合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实际养殖情况,应增设小羊羔保育圈舍并完善其中的设施,在羔羊感染前7~15日龄采取断奶措施,将母羊和小羊羔隔离饲养,断奶后继续提供2~3周的高剂量抗生素进行预防,对患病母羊使用药物治疗[3]。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小羊羔感染肺炎支原体,且能起到净化羊群的作用。

2.4 “多点式”养殖模式

目前提倡黑山羊养殖采取半舍饲养殖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点式”养殖模式能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将哺乳小羊羔、保育羊及育肥羊分开饲养,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也能切断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途径。

3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措施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没有细胞壁,对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细胞壁而发挥抗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有抵抗力[4],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喹诺酮类等敏感。羊只患病初期,可按5~10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盐酸土霉素,每天2次,7d为一个疗程;或按0.1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硫酸双氢链霉素,每天2次,5d为一个疗程;也可使用新砷矾纳明静脉注射进行治疗。

4 小结

支原体感染在黑山羊养殖中是一个有较大危害的疾病,对于该病的预防比治疗要重要,净化羊群是一个根本措施,但净化羊群对饲养管理情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的要求较高,在雷州黑山羊养殖的实际中比较难实现。但做好环境控制、采取早期隔离断奶措施、多点式养殖模式、免疫接种等综合性措施是能采取的预防手段。

猜你喜欢
纤毛黑山羊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电离辐射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
初级纤毛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Hunter—Gatherers
初级纤毛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