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探讨

2019-01-05 16:31陈建川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圈养寄生虫

陈建川

(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人民政府 402193)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快速提升,山羊肉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而且山羊的营养价值十分高,能充分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而寄生虫病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圈养山羊的质量,不仅会降低圈养山羊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必须对寄生虫病进行严格防控。

1 圈养山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种类

1.1 疥螨病

疥螨病的传染源就是疥螨,疥螨寄生在山羊皮肤中,引起山羊发生慢性的寄生虫疾病。发病初期山羊会出现皮肤巨痒的现象,还会伴有结节和水疱,随着病情发展,在皮肤部位形成一定的龟裂和痂皮。秋冬季节和初春是疥螨病发病的主要时期,因为这段时间的光照普遍不足,山羊在阴暗、潮湿的圈舍内进行饲养易造成疥螨病的发生与传染。

1.2 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主要是寄生在犬类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山羊的脑部、脊髓部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寄生虫的最终宿主是犬类,因为在圈养山羊的饲养户中往往会饲喂犬类,增加该病的发生概率。脑多头蚴病的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时间推移,多头蚴也在逐渐生长,感染的山羊大多会呈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呆立不动等现象,还有一部分染病的山羊会出现四肢不协调,异常姿态或者在圈内转圈等表现。

1.3 脑脊髓丝虫病

脑脊髓丝虫病会在山羊的脑部感染,一旦患病,山羊会出现无力行走、步态蹒跚等现象,而且患病山羊的臀部也会出现歪斜情况,山羊运动时容易摔倒,同时,山羊也可以自行起立,继续行走。在病情严重时期,山羊的后两肢出现麻痹症状,无法站立,呈现犬状坐姿,如果病情进一步蔓延会使山羊发生继发性的感染,从而食欲逐渐废绝,体型逐渐消瘦,最终面临死亡淘汰[1]。

2 圈养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2.1 药物防控,做好寄生虫病的治疗

在圈养山羊饲养过程中应注意多观察,及时发现山羊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山羊的表现做出正确判断,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治疗,从而有效提高山羊质量,促进圈养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率,也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的蔓延与传染。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应将患病症状不明显的山羊进行统一的预防性驱虫,正确做到未雨绸缪,这样也能有效消灭病原体。在对圈养山羊进行治疗时,为了能防止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应交替使用治疗药物,或者定期对药物进行更换,同时,对于用药的配比、方法等必须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出现药物中毒现象,提高治疗效率。

如在治疗圈养山羊疥螨病时,可以用0.03%的双甲脒水涂抹在山羊患病部位,在这其中要注意不能让山羊用舌头舔舐涂抹药物的位置,防止山羊出现药物中毒现象。同时,也可以根据山羊实际发病情况,使用1%~2%的敌百虫和2%~3%的来苏水制作成混合液涂抹山羊发病部位,也有显著效果。

2.2 综合防控措施

在防控圈养山羊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圈养山羊的饲养管理,严格落实舍饲,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圈养山羊患寄生虫病的概率,饲喂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山羊日常营养的全面与平衡,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矿物质和维生素,使日常营养更加丰富,有效提升圈养山羊的免疫力。同时也要加强圈舍管理,及时通风、处理污染物,对山羊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免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环境及山羊的生长空间,这样不仅能保持舍内环境的清洁,还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生概率。

与此同时,实际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日常消毒工作,在进行消毒时应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消毒剂,避免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应对山羊所用的器具、舍内墙壁及山羊活动的运动场等进行全面无死角的消毒,使整个饲养环境更加健康[2]。

此外,在饲养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山羊实际情况及一些疾病的发病特点,在整个养殖范围内进行驱虫,有效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生寄生虫病,应立即将病羊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疫病蔓延。

3 结语

总而言之,寄生虫病是阻碍圈养山羊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圈养山羊过程中,必须要对寄生虫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生概率,提升山羊品质,提高圈养山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圈养寄生虫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白话寄生虫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圈养在心中的狼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