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柑桔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9-01-05 17:41肖春梅陈俊杰李兴洲胡江鸿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柑桔

文/肖春梅,陈俊杰,李兴洲,胡江鸿

【导读】传统的柑桔产区,总要面临许多困扰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树龄老化、果园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经营分散、比较效益逐年下滑等。对此,除了品种改造外,还需要多措并举,比如湖北省枝江柑桔产业的“十化”建设,值得借鉴。

湖北省枝江市柑桔生产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品种良莠不齐、果园基础设施差、树龄老化、生产经营分散等原因,比较效益一度下滑。近几年来,枝江市扎实推进柑桔品改等工作,成效明显。

一、枝江柑桔产业发展现状

优势产业已经形成。全市柑桔种植面积2.25万hm2。其中,宽皮柑桔1.53万hm2、椪柑0.21万hm2、脐橙0.43万hm2、柚类及其他品种733.33 hm2。特早熟∶早熟∶中熟种植比例为0.5∶4.5∶5。年总产量 70万 t,总产值 20亿元。基本建成西部低丘岗地优势柑桔产业带。

技术体系不断健全。与湖北省农科院建立院市合作,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建立“北缘地区现代柑桔技术试验站”,签订柑桔产业规划、新品种引进、评价示范及选优提纯复壮等合作协议,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一是规范苗木市场。市政府颁发了《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严防柑桔检疫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通告》,投资1 100万元建立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从源头上保障柑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严抓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创建果蔬标准化生产基地36家,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企业49家、87个产品,基地面积3.14万hm2,占总规模43.61%。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宣传和检测,重点防治柑桔大实蝇和溃疡病,确保病虫害防治无重大灾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柑桔园和苗木繁育地,普查溃疡病发生情况,督导检查大实蝇防治等,确保病虫害防控全覆盖。

市场主体日益壮大。成立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涌现一批柑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主体。全市柑桔种植户5.6万户,从事柑桔中介、运输人员2 000余人。柑桔专业合作社148家,柑桔初加工企业88家,年加工量3万t以上、加工产值过亿元的柑桔深加工企业4家。基本形成了以柑桔种植企业、合作社及数万果农为主体,以柑桔销售企业和上万果品经纪人为纽带,以柑桔加工企业为支撑,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柑桔产业集群。

营销体系逐步完善。枝江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规模化的加工冷藏设施,柑桔销售基本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在宜昌率先启动农村淘宝,与阿里巴巴对接发展电子商务。全市有25家柑桔销售企业开展了网络销售业务,出现了日订单上10余万件的销售业绩。政府每年组织柑桔重点企业,到云南、新疆等地拓展外贸出口业务。全市有4家企业办理柑桔自营出口资质,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柑桔总产量的11%。

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改造升级主产镇、村道路及园区水、电、沟、渠等基础设施。二是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减化肥技术,提高果园土壤肥力。三是完善贮藏设施建设,在冷库建设上加大投入,延长水果贮藏销售,拓展水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枝江柑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础条件较差。一是桔园老龄化严重。全市30年树龄以上的老果园有0.53万hm2,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园标准低,基础设施不配套,品种结构不合理,没有“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品改任务繁重。二是多数果农年老体弱,劳力缺乏,疏株间伐、大枝修剪、绿色防控、平衡施肥等现代标准化技术难以推广。三是基层农技推广机制不健全,严重断层,难于打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最后一公里”。

市场主体培育不够。以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为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现有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果农需求掌握不充分,不能满足现代柑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柑桔品牌效应不强。柑桔“三品一标”品牌少,仅有“庭杰香牌柑桔”“桔缘牌蜜桔”“横溪河牌蜜桔”“枝农牌蜜桔”“八亿牌纽荷尔脐橙”等5个品牌。

质量安全亟待提高。柑桔产业多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管理水平不高,存在检疫性病虫害蔓延的风险;农药使用不当,给柑桔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占柑桔总产量5%,约3万t的尾果、烂果,处理不规范,存在环保隐患。

三产融合相对滞后。柑桔产业链延伸不足,以柑桔为原材料的饮料、日化用品、食品、保健品等综合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在柑桔栽培种植、生产加工、采后保鲜处理与贮藏流通环节过程中,对涉及到的苗木繁殖、农资物料、设施园艺、果品包装、纸箱设计印刷、加工贮藏、运输流通等行业,拓展力度不足。同时,农机、农艺、农旅结合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枝江柑桔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柑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化、产销服务信息化、果园作业机械化、农资使用精准化、从业人员职业化、产销队伍组织化、产品市场品牌化、三产融合高值化”等“十化”建设目标,推进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2019—2021年为产业发展攻坚期,不断完善柑桔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把枝江建成一流的柑桔主产区。力争到2021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稳定在2.33万hm2,年总产量达73万t,精品果率超过30%,年产值达30亿元。实现柑桔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结合枝江实际,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优质温州蜜柑为主,适当控制纽荷尔脐橙种植面积,适量发展杂柑。通过3~5年品种改良将熟期结构调整为 3∶4∶3。推行“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建设标准化柑桔示范带。划定3个区域优势产业带,即安福寺—仙女沿沪渝高速柑桔产业带,安福寺—白洋—顾家店沿呼北高速柑桔产业带和董市柑桔产业带。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完善科技支撑机制。二是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争取政府支持,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农技员扎根基层;设置专项培训资金,及时为农技员“充电”,提升农技员指导产业发展的能力。

加大品改力度,着力提升柑桔品质。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全面提高桔园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抓好果园道路及肥水管网建设。二是加大品种改良。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加以示范推广,力争品种良种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快建设无病毒苗木基地。在专家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一级苗木标准要求,实行定点、科学、规范育苗,确保出圃苗木安全优质。四是加快建设高标准精品果园。加快老园改造,力争在每个柑桔主产区建成1~2个设施一流、技术先进、管理良好、效益显著的优质柑桔基地和设施果园,推广物联网、肥水一体化、果园机械化等省力化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不断提升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加强鲜果商品化处理和高效安全贮藏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冷库、保鲜库和冷链运输等硬件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鲜果物流体系。

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品牌管理力度。一是广泛征集柑桔品牌,设计枝江柑桔logo。围绕农产品公共品牌“枝滋有味”,通过农博会、农交会、柑桔品鉴会等活动,加大品牌推介力度;二是加大柑桔品牌线上宣传。制作精美宣传片,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提高枝江柑桔知名度。三是加强柑桔“三品一标”管理。加强柑桔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四是加强柑桔区域性公用品牌申报。开展省级、国家级区域性公用品牌培育引导,积极申报全国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

培育经营主体,探索现代柑桔发展模式。一是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培育、引进1~2家柑桔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柑桔精深加工,开发柑桔综合利用产品,提高果品附加值。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开发。二是引导专业合作社通过兼并联合,建立合适的柑桔园流转机制和平台,鼓励农民、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一批专业联社、合作强社。推行“公司牵头、村社合一、合作社牵头”三种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三是支持合作社开展品改,建设精品柑桔基地。四是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统一的柑桔行业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柑桔产、购、销经营模式,引导全市柑桔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全力打造柑桔特色村。在蔡家溪、裴圣、向巷、野鸭湾等村,探索村社合一新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理念,建设柑桔特色示范村。六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果园托管等方式,开展施肥、打药、修剪、采摘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七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成集柑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过程产业链,吸纳更多果农走股份合作之路,逐步壮大基层合作组织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力争实现农民入社率达95%以上。八是组织和鼓励柑桔加工和销售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市、镇、村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强多部门配合,建立完善柑桔产业全程质量监管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加快推进柑桔产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多级监管平台。建成一个涉及全市90%以上柑桔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从生产到加工乃至销售全过程的柑桔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

深化农旅融合,打造柑桔产业发展新业态。将本地优势柑桔产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特色生态旅游,搭建柑桔科技普及、文化宣传平台,实现文化、柑桔、旅游、市场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建设集生产、观光、科技应用与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国家级柑桔高标准示范园。

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产业发展保障。一是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财政扶持与项目投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政府产业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合作社+保险”模式,全面扶持经营主体和柑桔产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外地企业等社会资本注入枝江柑桔产业建设,完善“政府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投入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体系,突破柑桔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二是整合项目资金,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三是积极探索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以政府支持为主导,通过提供政府补贴,依靠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有效降低柑桔种植户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猜你喜欢
柑桔
美国:佐治亚州柑桔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广西: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五年规划初显成效
美国:加州柑桔黄龙病防控显成效
法砣19%SC 能有效防治柑桔炭疽病
全球:2020/2021年柑桔产量预计增长4%
更正
土耳其:柑桔出口增加
美国:本产季柑桔产量预计仅778万吨
秘鲁:柑桔出口预计超25万吨
西班牙:韦尔瓦省宽皮柑桔产量预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