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上陷,脉急紧”浅识

2019-01-05 22:28胡冠书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寸口筋脉断句

胡冠书

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5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也有与此相同的论述,其中“脉急紧”为“脉紧急”。历代学者对其中的“额上陷,脉急紧(或紧急,下同)”理解不一,争议较大。笔者在充分参考历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句分析、矛盾排除、典籍对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析。

1 诸家观点

1.1 “额上陷”与“脉急紧”分读: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中说:“额为心部,阴亡阳馁,则必陷矣,陷者如物之不坚满也。”[1]黄元御《金匮悬解》中说:“衄家营血上流,阳气升泄,汗之阳亡,必额上塌陷,经脉紧急。”[2]钱潢《伤寒溯源集》中说:“额骨坚硬,岂得即陷……是矣误汗则阳气不充于脑,而额上之囟门必陷。”[3]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说:“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脉紧急者,寸口之脉,血不荣而失其柔,如木无液而枝乃劲也。”[4]刘渡舟《伤寒论语译》中说:“素患鼻衄的人,不可发汗,误发汗必然会出现额上皮肉塌陷,筋脉拘急,两目直视不能瞬动,也不得闭目静息。”[5]以上著述主张,“额上陷”与“脉急紧”之间应当断句分读。徐忠可认为额上陷如物之不坚满,应如刘渡舟先生所言,指皮肉塌陷,但皮肉塌陷似不应仅限于额上,腮部及太阳穴等处甚至会更为明显。黄元御认为衄家发汗,导致额上塌陷。但如钱潢所指,额骨坚硬一般不会因汗而陷。钱潢认为额上陷指额上之囟门陷,但成人囟门一般也不会因汗而陷,此解亦显牵强。尤在泾认为,“额上陷”指额上两旁动脉陷下不起,“脉紧急”则指寸口脉而言。此说影响较大。但对于额上陷,是否确指额上动脉陷,争议颇多。

1.2 “额上陷”与“脉急紧”连读:《医宗金鉴》注曰:“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6]张锡驹《伤寒论直解》中说:“额上陷脉,陷中之动脉也。”[7]《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中说:“‘陷脉’:陷与凸相对,脉指血脉,非经脉也非筋脉,非动脉而是静脉,不可读‘额上陷,脉急紧’。”[8]何志雄《伤寒论选释和题答》中说:“衄家的阴液本亏,误汗则阴血更虚,使分布在颜面的经络失去濡养,导致额两旁的筋脉(额上陷脉)挛急,影响眼球的转动。”[9]刘蔼韵《金匮要略译注》中说:“吐血、衄血的病人,不可用发汗法治疗。若发汗则导致头面部的经脉紧张而拘急,两目直视且不能转动,不得闭目而眠。”[10]以上著述主张,“额上陷”与“脉急紧”应当连读。《医宗金鉴》认为“额上陷脉”指额角上陷中之脉。张锡驹认为,“陷脉”为额上陷中之动脉。张家礼认为,“陷脉”指血脉,非经脉也非筋脉,非动脉而是静脉。何志雄认为,“额上陷脉”指额两旁的筋脉。刘蔼韵认为“陷脉”指头面部的经脉。这些观点均认为,“额上”和“陷”是“脉”的修饰语。“脉”的位置被具体化或者说是被限定为“额上”,是否符合上下文,是否符合临床实际,存在很大争议。

2 文义识解

2.1 “额上陷”与“脉急紧”应断句分读:“额上陷脉急紧”若作连读,其核心部分是“脉急紧”;若从中间断句,则“脉急紧”表达一个独立的含义。因此,无论是断句还是连读,均有“脉急紧”的内容。至于“脉”是指经脉、血脉、筋脉还是脉象,则需进一步分析。从“急紧”的症状表述来看,当非指人体经脉。而对于血脉中的静脉,由于衄家失血发汗,并不必然引起其乖张紧急。若言动脉紧急,实际上说的就是其脉象。所以,“脉急紧”之“脉”,要么指脉象,要么指筋脉。但具体指哪一个,须在“额上陷”的含义确定之后才能明确。设若“额上陷脉急紧”连读,“陷脉”应指“脉”隐伏于里,或者如《医宗金鉴》所言为“陷中之脉”。如果“脉”指筋脉,由于筋脉本就在里,无须再用“陷”字修饰,且与“陷”字连读更生歧义;如果“脉”指脉象,阴血不足导致心率加快,会发生“额上陷脉急紧”的情况,但此时寸口、人迎、耳前等脉也有相似脉象,言“脉急紧”即可直达其意,加上“额上陷”三字不但无必要,且更显片面。通过以上矛盾排除法可以推论,无论“脉”指脉象还是指筋脉,“额上陷”与“脉急紧”均应断句分读。

2.2 “额上陷”应指额上收缩、压迫感:“额上陷”与“脉急紧”应断句分读,“陷脉”一词就无从谈起了。若从失血发汗、阴液虚少角度,认为“陷”指血管隐伏于内,则不应唯独额上脉陷。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额上陷”也不是指“脉陷”。另外,“额上陷”亦非“额陷”。首先,“额上”指的是“陷”发生的地方,是状语,不是主语;其次,额上骨硬,定不能因汗而陷;再次,若言皮肉塌陷,为何仅言额陷而不言额旁陷或者腮陷呢?所以,“额上陷”既非“脉陷”,亦非“额陷”。“额上陷”中隐含的主语,所指位置必然位于额上,并且其“陷”也应当是其他部位所没有的现象。综合以上分析及临床所见,“额上陷”应当是说额上皮肤、肌肉、筋脉的收缩感、压迫感或紧束感等。这是由于衄家失血之后又发汗,导致头部缺血、缺氧,相关部位组织向内收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有时也会扩大至整个头顶。曾有患者自述就像头上顶着墙一样,所以“额上陷”的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种收缩感、压迫感或紧束感,其机理类似于《伤寒论》中提到的“虚则两胫挛”等。

2.3 “脉急紧”应指脉象急紧:明确了“额上陷”的含义之后,“脉”到底是指脉象还是筋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由于“额上陷”已经包含了额上皮肤、肌肉、筋脉等的收缩压迫感,就没有必要再对筋脉拘急进行重复表述了。所以,“脉急紧”指的不是筋脉急紧,而只能是脉象急紧。由于衄家失血较多,加之发汗,阴阳两耗,会发生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等情况,心脏负荷增加,加之邪未尽除,表现在脉象上,就是“脉急紧”。而“脉急紧”之“脉”,亦非仅限于“额上”,人迎、寸口等脉,应均有急紧象。“脉急紧”可以理解为寸口脉和其他相关部位的脉象合参。这也可以反证,“额上”对“脉”并无限制性修饰作用,“额上陷”与“脉急紧”之间应当断句分读。

3 典籍对照

晋代王叔和《脉经·卷第七》说:“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11]从文字上分析,“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中间应断句分读。否则,“额陷脉”有悖语法,亦不符合语言习惯。这与上述“额上陷”与“脉急紧”应断句分读是一致的。仲景著作因叔和整理编次得以流传,所以《脉经》中的内容对校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具有重要文献意义。《金匮玉函经·卷第五》说:“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12]《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是《伤寒论》的古传本,亦由王叔和撰次。其“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与《脉经》内容相同,应读为“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这两部典籍中的文字表述,与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表述,内容上基本一致。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大量引用了《金匮要略》和《脉经》的内容。《诸病源候论·卷八》说:“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脉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南京中医学院校勘附注:“脉:原作‘葅’,从《伤寒论》改。”[13]《诸病源候论》该条无“陷”字。但细研其文,既言攻其表,必然全身汗出,仅言汗出额上则令人费解。如果把“汗出额上”理解为“脉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的原因,也有片面之嫌,毕竟仅额上汗出也不可能导致一应诸症。对比之下,文中应有一“陷”字。中唐王焘《外台秘要》引用了《诸病源候论》该条内容。初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成书年代去汉不远,卷九、卷十为伤寒专卷,保存了《伤寒论》在唐代传本的部分内容。《千金翼方·卷第十》说:“衄家,忌攻其表,汗出,必额上促急。”鲁兆麟等在对校时附注:“王(肯堂)本其下有注:一作额上陷脉促急。”[14]“额上促急”中没有“陷”和“脉”两字,王本所注一作“额上陷脉促急”则与“额上陷脉急紧”结构相同,中间亦应断句。文字内容上,“促”字更显其所指为脉象。

猜你喜欢
寸口筋脉断句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文言断句判断法
妙用标点巧断句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我的神奇药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