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生猪疫病治疗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9-01-05 16:31李根凯杨雨梅唐恩应陈绍仓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猪只病猪疗程

李根凯 杨雨梅 唐恩应 陈绍仓

(1,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8600;2,云南省瑞丽市畜牧站 678600)

动物疫病防制遵循的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但在实际生产中,即便防疫做好了,因各种原因部分动物还会发病。在生猪养殖中,疫病造成的损失仍然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问题之一,散养户更为突出,因此,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提高疫病治疗技术水平,减少损失,增加养殖效益十分必要。

1 存在问题

1.1 对猪只观察不够细心,不能及时发现病猪

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疏于管理,不细心观察猪只情况,对早期症状较轻的病猪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置,等病猪不吃食或站不起来才发现和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由于发病猪未得到及时诊治,致使病况危重,治愈率低。

1.2 诊断不准确

多数养殖户没有受过专业知识培训,治疗技术水平不高,对各种疾病表现的临床症状掌握不全面,但凡猪只发病诊断不清也不进行化验确诊,仅凭以往方法进行治疗,因治疗方案和措施不正确,治疗效果不佳。

1.3 用药不规范

1.3.1 滥用抗生素

养殖户在疫病治疗中不分析发病原因,首先用抗生素治疗,若疗效不好也不改变方法,而是再加大用药剂量,长此以往致使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耐药性病菌进一步扩散的危险,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1.3.2 用药剂量不准确

兽药的用量通常是根据动物体重来换算。当使用者使用药物时,会不精确地称重或估计动物体重,或产生转换误差,导致剂量过大、药物中毒或剂量不足,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1.3.3 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药物治疗中的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如用于治疗混合感染的流行病。但大多数养殖户不懂药理特性,不注重兽药配伍禁忌,使用有相互拮抗作用的药物不但起不到增效作用,反而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增强毒副作用,如青霉素与磺胺类、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混合使用,降低疗效;氟苯尼考与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结合增强毒性。

1.4 给药间隔时间长或不按疗程治疗

为了在体内杀灭致病菌,药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浓度,并且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而降低。农村由于劳务繁重及其他原因,在猪病治疗中一天只给药一次,甚至两天给药一次,药物不能在作用部位保持有效浓度,导致治疗效果差。有的养殖户在治疗时,治疗一两次,病情有一点好转就停止治疗,由于停止给药,疗程不够,致病菌再度繁殖,致使疫病复发,导致病畜死亡。

1.5 给药方法单一

养殖户在疫病治疗中多数采用颈部肌肉注射给药一种方法,很少用静脉给药、直肠给药和胃导管给药。颈部注射容易在注射部位形成肿块,特别是大剂量给药形成肿块更快,一旦形成肿块,药物吸收差,影响治疗效果。肿块还会形成溃疡,人为给病猪造成次生伤害,加重病情。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日常管理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每周对猪舍内外消毒1~2次,注重进入猪舍衣物鞋帽更换,切断病源滋生及传播途径。每天早晚观察猪只精神状况、粪便情况,对病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病情较轻时及时处置,治愈率会更高,且病猪恢复也快。

2.2 加强疫病治疗技术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畜禽疫情防控技术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掌握兽药药理特征、给药途径、兽医知识和技能。药物相容性和禁忌。

2.3 采取综合治疗技术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2.3.1 治疗与保健结合

一旦猪被感染,由于病原体的毒性,机体功能将降低,新陈代谢和肠道菌群将失去平衡,身体抵抗力将降低。如果单独使用药物,疗效较差。保健品如原细菌、免疫增强活性肽、氨基酸、马干氏星散等,通过混料、饮水或用水冲洗等来调节器官功能,维持新陈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身体疾病,促进身体快速恢复。

2.3.2 多途径给药

在动物疫病治疗中,应根据肌肉注射、静脉输注、直肠注射和口服等条件,采取相应的给药途径。肌肉注射简单快速,但药物吸收缓慢且不完全。静脉给药(滴注、推注),药物吸收完全,作用迅速,可以大剂量、长时间给药,是危重病情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在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病猪反应,如出现呼吸和心跳加快、躁动不安、大出汗或肌肉震颤,应即刻停止给药,并用“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苯海拉明”等解救。直肠给药是动物治疗中很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主要是药物溶解在直肠及结肠分泌物的液体中,然后透过黏膜而吸收。灌服给药是兽医临床上常用方法,用胃导管将药物灌注到胃里,通过胃肠吸收,用于中成药、汤药及营养保健药的给药,此方法主要对饮食废绝的病畜治疗。

2.3.3 按疗程治疗

疗程应根据病情、使用的药物及病畜情况而定,虽然没有特定的疗程,但在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必须在症状和病原体消失后再用药至少2d,以巩固治疗效果,如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青霉素时要连续使用3d以上,在症状消失后还需用药2~3d。注意在用抗生素治疗时首次用量加倍,目的是为了迅速抑制病菌,待病情稳定后用正常量,症状消失后再用最小量3~4次。

3 结语

对于猪病防治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都有失偏颇,首先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好相应疫苗接种工作,注重日常管理、消毒卫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遇发病突然,且发病猪多,应及时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进行化验确诊,以便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不断学习,提升疫病防治技能,达到减少诊断失误,用药精准,提高治愈率,减少损失的效果。

猜你喜欢
猪只病猪疗程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