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管理”的教学体系研究

2019-01-06 02:08王新惠张雅琳
农产品加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应用型考核

刘 洋,赖 虹,王新惠,张雅琳,潘 攀

(1.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2.内江市第二小学,四川内江 641000)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将食品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大众的关注。“食品质量管理”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提高和管理食品生产品质和保证食品品质中采取调查等一些列活动[1-2]。“食品质量管理”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如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培养食品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对“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学的内容不具有时效性,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模式单一,仅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差。“食品质量管理”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现有的教学仅限于书本的理论,并未有实践。如何教授该课程,并调动食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能为培养食品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1 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很慢,不具有时效性,课程的部分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等,近几年国家对食品法律法规进行了整合,但是这并未在教材中体现。教材内容包含的方面比较多,并且属于应用型学科,内容冗长,导致学生学习时的思路混乱,并且会误导学生学习的重点。该课程学习仅限于在课堂学习,并未进行实践,导致很多理论仅限于书本,学生缺乏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的更新速度慢,教师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食品相关的网站,如食品伙伴网等,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关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此外,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相关时事,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上课探讨的方式也可以营造愉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材内容冗长,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进行分模块式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划分教学重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内容思路。教师的教学PPT也应该是有思路有重点的,不能随便下载网上的或者用原始的PPT。“食品质量管理”也是一门应用型课程,但是学生的学习都只是理论学习,学校应该联系有合作的企业,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落实理论知识,教师平时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的视频资料,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2 教学模式单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模式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活跃教学氛围,还可以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准备教学视频,视频教学的方式可以加深教学理论,在播放视频后再给学生讲视频中的相关知识点。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答比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对视频中的知识点提问,或者教师提前准备问题,这样互动式学习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不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自主学习,案例的教学模式和互动教学模式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3]。给学生布置做期末PPT,并且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演讲自己组的PPT,PPT内容围绕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对课程的看法或者课程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主要的内容可以是讲解HACCP,GMP,SSOP体系等,根据自己寻找的实际案例,此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理清思路,帮助他们在实际案例下解决问题,并且制作PPT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激发学生积极准备和学习的热情。应该打破传统,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和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下传道授业、解惑,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

3 考核方式过于传统

基于对大学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发现,基本所有的考核方式都为传统的考试,以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方式相对传统。这样的考核方式只会让学生在期末前进行强行记性,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并且也会误导学生对平时学习的不重视,只要期末加强复习就能通过[4]。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上加入其他的考核方式,比如平时让大家制作PPT等可以纳入考核的一部分,在平时和大家的互动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可以将最后的期末成绩划分为几个比例不同的部分。这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进行考核,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平时还可以随时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食品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所以对实践学习也应加入考核中,学生的实践报告作为实践学习成绩的考核依据,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完成的任务等。最后,学生的期末成绩可以60%期末考试+20%实践学习+20%平时成绩这3个部分组成。多样性的考核方式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做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考核方式的改变会改变学生学习的目的,在教授过程中应该多注重学习的本身。

4 缺乏实践学习

“食品质量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容包括HACCP体系、GMP体系、SSOP体系等是需要进行实践,不然仅靠课堂上讲授达不到学习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所以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5-6]。学校可以联系几家合作企业,让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讲解课堂内容,这样更能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实践学习后,写一份实践报告,将实践的内容及心得都记录下。此外,实践报告应该也包含平时教师教授的课程,将HACCP,GMP和SSOP体系等写入实践报告中,作为实践成绩的依据。缺乏实践就不能将课堂上的理论较好地应用,而且现在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导致毕业以后在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甚者还不知道如何思考问题,这样脱离实践的学习会使学习流于表面而不是深入骨髓,可见实践学习对“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重要性。

5 结语

对“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发现课程内容冗长、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方式传统和课程缺乏实践学习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建议。将课程内容分模块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具有条理性,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改变学习的目的,在平时自主真正的学习;缺乏实践学习,学校应该提供学生实践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责任感的食品专业人才,能为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应用型考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