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9-01-06 05:00党美珠申晓琳高雪琴
农产品加工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食品工程

付 丽,党美珠,申晓琳,高雪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0 引言

食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1]。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食品行业对食品工程技术人才要求不断提高,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催化剂,迫切需要高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2]。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是以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例,系统阐述了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与实践。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始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学校“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专业集群之一,也是学校首批升本专业。该专业前身是食品加工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食品机械及管理等专科专业,其中,食品加工技术为河南省示范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多年来,该专业群围绕以肉、奶、蛋为主的畜产品加工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学院升本后,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集群进行了明确的定位,立足河南,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多年来专业积淀优势,重点围绕畜产品加工方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有些高校往往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率联系起来,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到位,对学生没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只是择优培养,只针对实践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面窄;把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归于大学就业指导课,或只是在通识课平台设立创新思维限选课,并有学分要求,没有同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2.2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两极化

高校内一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对个人未来没有想法,完全跟着教师的安排走,甚至有的学生整日在宿舍沉迷于游戏。另一些学生则富有创新创业意识,从大一开始就个人创业,但是由于没有相关专业技术支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2.3 缺乏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3]。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停留于开展创业大赛和就业指导层面上,相关创新创业课程没有融入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无特色或特色不鲜明,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虽然有的高校开设有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以选修课形式,形式单一、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创新创业教育处在“专业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尴尬位置。

2.4 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

就当前的全国教育形势来看,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了大众教育。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造成优势资源相对不足,学生数量多与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4]。出现机房紧张、实验设备不配套、实验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培养。

2.5 课程考核缺乏创新

闭卷考试是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应试教育的主要体现,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直接导致学生平时懒散,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非常严重。

2.6 工学脱节、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

工学结合是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重点要求[5],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中[6]。部分高校校企合作留于形式,兼职教师也只限于学生实习阶段,工学结合仅限于学生实习层面。且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企业积极性不高,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支撑平台。

3 适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明确要求:“不仅仅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奏,也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中进行改革[7]。”近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在适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3.1 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关注点之一,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且能积极思考实践问题,主动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中,以专业为依托,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出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意识到实践,实践到意识,意识再到实践”飞跃。

3.2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搭建专业方向课程平台

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以及该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实际状况,坚持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在“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及“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畜产品工艺学”与“速冻食品工艺学”2门非常具有河南食品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为方向,开设有“食品保藏学”“食品机械与设备”及“食品分析与检测”3门辅助课程,加强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意识及能力,为以后的工程专业认证打下基础。另外,围绕畜产品及速冻食品两大主要方向,设置了3个专业方向模块,包括食品加工方向、食品安全及品质控制方向、食品检测方向,供学生选修,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对专业学习内容的补充、深入与延伸。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总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达到总学分的35%。整个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五合一”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即课堂实验、专业实践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5个实践教学环节,一个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课堂实验环节。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每门课程的课堂实验课时达到理论课时的1/3以上,施行“理论+实践+理论”的授课模式,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在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外出学习及企业调研的情况下安排课堂实验内容。课堂实验内容必须来源于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实验内容必须与理论知识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课堂实验内容必须与学生将来就业能力相关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实验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考性,而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奶酪在我国乳品行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乳制品,但加工过程中发酵产酸需要1~2 h,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课堂实验的要求,采用直接添加有机酸的方法进行快速产酸,如何在加酸过程中保持乳的稳定性,保证凝乳效果,给学生提出了问题,这样就将理论课堂教授的牛乳的酸化技术很好地用于指导实践。

(2)专业实践周。专业实践周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在所有课程完成的基础上,在第7学期开学后安排有5周专业实践周。依据培养目标,以畜产品和速冻食品2个主要专业方向开展加工、品控、设备操作与管理、检测与分析等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采用“任务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首先按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由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后,将设计方案报给指导教师,教师通过后,由组长上报耗材到实验员统一采购后进行实验;最后指导教师与所有小组一起进行产品品质评价,并由每组组长阐述实验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实验,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3)课程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8]。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本科院校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契机。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开设“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工程类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64学时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并新建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室,为“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2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另外,设置了“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各1周,食品机械与设备实习周1周且与食品工艺课程紧密结合。

(4)生产实习。工学结合、学用统一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好途径,“知行合一”才能使用学生精准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9]。生产实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专业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7周。在此期间,采用双导师制,学生角色由学生转为学徒,除了学校制定有严格的考核和过程管理制度外,还要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与就业为导向,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看到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与人协作的重要性,提供环境适应能力。另外,企业是工学结合的协作方,必须提高企业参与度,课程组教师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开展项目合作以及产品研发,以保证达到工学结合的预期效果。

(5)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是一个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实践性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时长为8周,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各占50%。毕业论文部分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申报课题,由学生自由选题;毕业设计部分结合学生生产实习企业情况设置内容,并骋请企业设计人员为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指导。

3.4 改革课堂组织形式与考核方式

(1)企业现场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企业实际生产为主线,以市场热销产品的加工为对象,开展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带学生到郑州双汇、河南花花牛开展企业现场教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团队兼职) 为学生现场讲授产品生产实际过程及操作要点,并以次品为例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及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即让学生开了眼界,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生线现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保证企业现场教学质量,选派教师到知名企业一线锻炼学习掌握企业现场第一手资料,提高工程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及生产线建设与改革,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 翻转课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组织中的主要作用应该放在解惑上。师生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载。在“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等课程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课堂变成了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事先把教学大纲、知识要点、关键工艺技术、相关视频、习题等资料发给学生,由学习委员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课下利用图书馆资料、互联网等教育教学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最后总结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与人协作、沟通能力。

(3)开展知识竞赛。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学生对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认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在广泛研讨的情况下开展了一些课程改革。在理论授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4)改革考核方式。近年来,积极探索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以“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考核为试点,提高平时技能考核的分值,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另外,“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考核改为课程答辩,现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取得了很好的考核效果。

3.5 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及专业技能竞赛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大二开始就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还经常带领学生到协作企业开展科研工作,在项目中锻炼专业能力;另外,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6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1)校园内设立创业孵化园。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的平台,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

(2)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为培养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能力、并勇于结合专业进行自主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实验班”,采用“N+1”培养模式,即学员在原学院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创业技能培训、创业交流、创业实训模拟、创业实习实践,并且以实战项目牵引全程贯穿一年的教学。

3.7 加入投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为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院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现建有畜产品研究室、肉品实训中心、乳品实训中心等。拥有全套肉品、乳品加工生产线、产品品质评定设备和设施。

4 结语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以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合理设置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基础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创业理论+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行业和企业输送了一批应用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食品工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子午工程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