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9-01-06 23:4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麻疹监护人例数

刘 勇

(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麻疹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平均2~3年以此大流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1]。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发热、上呼吸道炎症、有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并在疹退之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主要特征[2-3]。本次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可能因素,便于为儿童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对象均为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市出生的1260例儿童。

1.2 抽样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本市3个中心城区、3个近郊区和3个地方县共计30个人口密集的居(村)委会,在选取的30个居(村)委会中将每个年龄段儿童调查人数为6例,如果不足6例的则选取相邻的居(村)委会进行适当的补充。

1.3 调查方法和内容:设立自制调查问卷,并将自制调查问卷交由集中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的基本情况)、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监护人的工作情况、对麻疹疫苗接种目的的认知情况、接种通知途径、疫苗接种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1.4 观察指标:观察儿童的建卡率和建证率以及疫苗接种率,其中建卡率是指建立预防接种卡的例数/总例数;建证率是指建立预防接种证的例数/总例数,合格疫苗接种率是指按照儿童计划免疫的规定进行疫苗接种的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将单因素可用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建卡率、建证率和合格疫苗接种率结果:本次调查1260名儿童中,建卡1075例,建卡率为85.32%;建证1175例,建证率为93.25%,合格接种疫苗920例,合格疫苗接种率为73.02%。

2.2 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可知,居住地点的不同、儿童年龄大小、出生地点的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多少、选择接种的途径、监护人对接种目的的认知水平、接种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监护人工作是否稳定和在陪同期间是否参加体检对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很大的影响(P<0.05),而儿童的性别对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影响不大(P>0.05)。

3 讨 论

麻疹是儿童中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多于人口密集而为普种麻疹疫苗的地区发生流行,临床以发热、眼结膜炎和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4]。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5],全球每一年都会有至少4000万的麻疹病例,其中至少有100万的儿童死于麻疹或者由麻疹引发的并发症状,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典型的麻疹主要分为四期,即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其中潜伏期一般在3~4周,当病毒还在潜伏期的时候,患者只会出现轻微的体温上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前驱期也叫发疹前期,一般在3~4 d,临床表现逐渐明显,可轻易的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咳嗽、流泪和麻疹黏膜斑以及偶尔可见的皮肤荨麻疹等,出疹期躲在发热后的3~4 d之内出现皮疹,这个阶段的患者会导致体温升高至40~40.5 ℃,出现稀疏不规则的红色球斑疹,并且出诊的顺序特有一定的特点,一般都是先由耳后、颈部再向下发展最后遍布全身,而病情严重者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等,而恢复期一般是在出诊后的3~4 d皮疹开始逐渐的消退,小腿的顺序和出诊的顺序相同,在未合并并发症的情况下,体温减退,在疹下时候,一般会在皮肤上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这种症状一般在7~10 d恢复正常。为此,麻疹接种疫苗在减少麻疹发生概率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进行麻疹接种时一定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以上因素针对性的进行疫苗接种,以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麻疹监护人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Vaccination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东营市麻疹流行现状及控制措施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