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稻瘟病籼稻三系不育系品资5 A的提纯及繁殖技术

2019-01-06 13:32陈启刚1谢应平1雷云龙1鄢小青朱江红3风3陈能刚
种子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原种播种期株系

陈启刚1, 谢应平1, 雷云龙1, 鄢小青, 朱江红3, 龙 风3, 陈 锋, 陈能刚

(1.贵州省丹寨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丹寨 557500;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贵阳 550006; 3.贵州省黔南州农业农村局, 贵州 都匀 558000)

品资5 A是以拉丁美洲Guyana优异资源IP 346449为母本与自育保持系杂交,然后再与中9 B进行复交,并经过多代的系统选择育成稳定保持系品资3 B,再与成丰B进行复交,后代与成丰A进行测交,结合多代的抗稻瘟病鉴定和严格的镜检回交转育,于2016年获得稳定株系,并在2019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

1 品资5 A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品资5 A的株型较为紧凑,分蘖能力较强,生长繁茂,茎秆粗壮,抗病好,耐肥抗倒伏,叶鞘、颖尖为紫色,株高70 cm左右,主茎总叶数为15叶,穗型大,平均穗长21.2 cm,每穗平均颖花数180粒,千粒重28 g左右。

1.2 生育特性

品资5 A属中晚熟类型,在贵阳地区5月中旬播种,在8月初始穗,播始历期在85 d左右。

1.3 育性和异交特性

品资5 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为100%,自交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花粉不育度100%以上,花粉败类型为典败型,异交结实正常,2017年试制种结实率均达到55%以上。

1.4 开花习性

品资5 A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75%左右,其双边外率45.5%,柱头活力较强。花时较为集中,在晴朗天气09:30时始花,11:00时盛花,阴雨天会对开花时间有所延迟。对“920”敏感。

1.5 稻瘟病抗性

在贵州湄谭进行了多年自然诱发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品资5 A具有较强的稻瘟病抗性。利用品资5 A配制的新组合均表现出中抗以上的水平。

2 品资5 A单株提纯

2.1 合理按捺播种期,确保花期相遇

品资5 A比品资5 B提前5~7 d播种,确保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盛花期相遇,分别在原种田种1 000株以上。不育系好坏直接受到保持系的质量影响,因此在抽穗前后即时去除品资5 B中的杂株(包括早熟、迟熟株和变异株),提高保持系中纯度和质量。

2.2 筛选典型单株,保持遗传稳定性

选择开花期相当的、其它农艺性状与品资5 B相近的单株,编号镜检。将入选的单株选择未开花的穗剪颖套袋,每株1~2穗,选择品资5 B单株授粉,挂牌标注。成熟后成对编号收种。

2.3 筛选典型株系,隔离授粉

将上季成对收获的种子,种植成穗行,单苗栽插,并观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差异,并剔除不一致的穗行,保留稳定一致的株系,并在抽穗初期进行花粉镜检。筛选出的优良株系用“920”处理后隔离授粉。

2.4 株系扩繁

在繁种田里入选的优良株系中品资5 A和5 B按4∶1的比例移栽。当始穗20%左右时喷施“920”,同时淘汰纯度不好的株系,成熟后成对收获,作为原原种。

3 品资5 A原种繁殖

3.1 因地制宜,选择隔离条件好的繁殖田

贵州气候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贵州铜仁市选择在海拔较低,水源条件较好,自然隔离条件好的中等以上肥力田块作为繁殖田。同时控制好母本品资5 A原原种的纯度,是获得高质量种子的前提条件。

3.2 调节父母本的播种期

根据铜仁气候特点和品资5 A的特征特性,采用母本播种期为4月20日,父本分2期播种,第一期比母本晚4 d播种,第二期比母本晚7 d播种[1],品资5 A的抽穗期预计在7月中旬。

3.3 适时移栽、抓好田间管理,构建高产群体

繁殖田的父母本行比为1∶5为宜,父母本均为单株栽插,栽插按照16.7 cm×16.7 cm。每667 m2繁殖田施基肥50 kg,追肥10 kg。以浅水灌溉为主,促使秧苗分蘖和壮苗。在分蘖后期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2]。

3.4 适时喷施“920”处理,加强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繁殖产量

在品资5 B抽穗10%左右时,喷施第一次“920”,在品资5 A抽穗达20%~30%时父母本同时喷施第一次“920”,2 d后同时喷施第2次。从而保证父本比母本高约10 cm,有利于授粉。每天09:30时开始观察父本的开花情况,在父本的盛花期及时人工赶粉,增加异交结实率,提高繁殖产量[3]。

3.5 繁殖全程严格去杂去劣,及时收获

从秧田开始对株高不一致和株型有差异的杂株进行第1次去杂。在抽穗前一周左右进行第2次去杂,去除早穗株和同型可育株。在喷施“920”后要即时去除繁殖田中的同型可育株和变异株,保障繁殖纯度。品资5 A提纯繁殖主要是防杂保纯,整个过程都需要严格的筛选和认真的去杂去劣,才能保障品资5 A的纯度和产量。在收、晒、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单收单晒,挂好标签并注明,防止机械混杂[4]。

猜你喜欢
原种播种期株系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转BpGLK1基因白桦叶色变异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转基因金叶银中杨叶色及生长变异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8004”定向改良新品系的性状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