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2019-01-06 06:38胡娟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园微信思想

胡娟

摘 要:在高校大学生普遍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高校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当仔细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新信息在学校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紧紧抓住党对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根主线,运用新媒体的手段,不断扩大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工作阵地,实现高校宣传工作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时代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交媒体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则是其中最受人喜爱的媒体手段,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目前,高校微信、微博、短视频凭借其自身优势,在思想宣传中的影响力逐渐超过校园传统媒体,呈现出节节攀升的发展态势。校园媒体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舆论、传播思想、传承校园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应运而生,正好满足了师生对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使人更加乐于接受和普遍使用。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因其独特的短平快的传播优势,而更为师生所接受和使用,在拓展宣传思想工作领域、丰富宣传思想工作手段、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影响力等方面为高校宣传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新媒体能够更快地满足师生的教育和通信需求。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软件功能的增强,使得人们获得信息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新闻动态。除了日常从书本获取知识,师生更多地选择转向通过网络与手机客户端获取知识,这使得他们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了解新闻信息。越来越多的师生开通了微博,创办个人公众号,从而传播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文化知识,丰富朋友圈内容,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满足他们工作生活的需要。

二是新媒体技术丰富了高校的宣傳手段。由于当前微信、微博、短视频受到高校师生的喜爱,高校宣传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以直观、生动、便捷的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在思想引导、教育教学、职业发展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短视频宣传媒介的作用。

三是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完善校园舆情监控。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高校宣传部门可以快速获取校园信息动态,完善舆情监控和预警机制,方便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从而掌握主动权,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但是,也应当看到,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对于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态势,在社会热点问题的不断发酵下容易催生高校学生情绪化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如果控制不及时,很容易造成舆论失控,使高校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情况业已对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笔者认为,高校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一方面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混杂了许多负面、虚假、极端化的信息。大学生刚刚从中学毕业,正处于智识成长的关键期,对社会的了解不多,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尚且比较肤浅,且由于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反叛意识和理想主义,对于政治敏感性和社会危害性的信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大量社会或校园内的负面信息,往往会选择轻信、盲从,甚至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病毒式地传播。同时,当今的不少新媒体出于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发布社会新闻时往往使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很多标题明显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快速渗透进入校园,一旦与思想比较活跃的青年学生相结合,这些被刻意加工过的社会新闻或校园轶事迅速传播,导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上的被动。

二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上的说教灌输不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而且往往导致学生产生相当强的逆反情绪。我国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灌输的方式开展,由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课程在哲学方面较为抽象,而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生动和易于接受,但中国的具体实践往往具有历史性和复杂性,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流于表面,难以入脑入心。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具有传播吸引力,传播方式更加生动,使得不少在校大学生更容易地关注新媒体上较为碎片化、片面化、煽动式的传播,而对传统上系统化、全面化、理性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失去了兴趣,这不能不引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三是新媒体在有助于完善校园舆情监控机制的同时,也考验着高校宣传工作的应变处置能力。新媒体具有的短平快的特点,而且主要是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传播,传播途径较为单一,有利于校园的舆情监控;但同时,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很快,传播内容多,传播源分布较广,对于突发的舆论应急事件不易及时处置。对于高校宣传工作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的强制措施,需要有关机关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增强应变处置能力。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使得宣传工作更加生动有力,更具实效,就成为高校宣传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特征,要求高校宣传工作人员要面对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社会最新动向,能够及时准确地作出回应,引导学生理性的思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加强校园思想政治建设。

(一)创新高校宣传工作方式,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高校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宣传部门的全程参与,更需要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宣传方式要注重多载体、立体化和全方位地运用。高校应当成为新媒体的主动运用者,能够及时以生动的内容占领舆论宣传的新高地。

(二)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增强宣传工作合力。在充分发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等传统校园媒体作用的同时,要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发挥其技术优势,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运用,形成宣传合力。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媒体的优势,进行分类汇总、各有侧重地开展新闻宣传,从而形成多角度、广覆盖、功能互补的校园宣传格局。

(三)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宣传、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把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要求落实到宣传队伍建设全过程。高校宣传部门应当不断加强与舆情监控部门的工作联系,不断提升舆情监控的技术水平。同时,应当加强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高校中从事宣传工作的有关人员要明确职责任务,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创新话语方式,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好青年的思想脉搏,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

三、结语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如何能够有效地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教育并启发正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年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战线上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地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宣传内容,提升宣传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当中,才能真正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坤,郑若岑.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途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

[2]杜薇.试析如何加强新时代高校统战宣传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

[3]彭宇,曹传明,杨大方.全媒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统战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9(18).

[4]金国峰.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

猜你喜欢
校园微信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