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研究

2019-01-07 00:55关宁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血量利尿剂类药物

关宁波

(大连市金州区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患者发生急性的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属于心内科临床收治的危重症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死率,需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保障患者安全。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无论采取何种药物进行治疗,均需及时,该病的病情进展十分快速,症状也较为复杂,及时给药有利于尽快缓解和稳定病情。

1 血管扩张剂

患者处于低灌输的状态时,常采取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用药后能够促进其外周循开放,使前负荷显著降低,该类药物常用的有以下3种:①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的左侧心力衰竭患者,特别是对于合并急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而言,采取该药进行治疗能够及时将其肺部的淤血消除,但是对于心肌耗氧、心排血量等则无显著影响。②硝普钠:主要用于存在高血压症状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药效显著,见效快。用药后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窃血,但是对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而言,该药效一般,用药后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关注。③脑钠肽类药物:属于新型的血管扩张剂之一,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茶西利肽,资料提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茶西利肽治疗后,能够对其血流动力学及时进行改善,并且将该药物多巴酚丁胺展开了对照分析,结果提示了接受茶西利肽进行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以及病死率均较低[1]。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有研究人员提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该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一个月的绝对致死率降低7%,甚至更多。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能够促进药物迅速被身体吸收,但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口服的时候药物剂量应该调至最低,遵循由小剂量再到大剂量的用药原则,切忌静脉给药。患者口服该药之后能够促进肾小球滤过率下调,因此心排血量降低者则需慎用。

3 β受体阻滞剂

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生急性的心力衰竭,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凡是这类药物却能够用于治疗心动过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但是前提条件是上述疾病患者需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力衰竭以及低血压患者,方能酌情静脉给药。用药之后可以对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消除患者的心律失常,使其疾病痛苦得到缓解。而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者在疾病稳定之后也可以酌情应用该药,而对于慢性、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患者则可以重复使用。

4 利尿剂

对于急性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通过静脉给予利尿剂是首要的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运用负荷剂量。资料提示采取利尿剂与硝酸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联合使用,其效果比单纯使用高剂量利尿剂的效果更佳,与此同时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药不良反应。但是需要注意,该类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则会引起利尿剂抵抗,这是因为患者机体容量丢失之后钠离子出现反弹性的摄取,患者的神经体液迅速被激活了,而患者的血管内容较小以及肾灌流量的降低等,均是发生利尿剂抵抗的常见因素,所以临床用药时需给予重视[2]。

5 强心药

①患者接受常规强心、扩容等药物治疗后,心排血量有所升高,但是依旧难以保障平稳血压、器官灌注的时候,则可以考虑使用,应考虑使用心源性的休克升压药进行辅助治疗。用药后能够促进患者心脏后负荷提高,短期应用效果较好,其中以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这两种最常用。②氨力农、米力农均为常用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用药后能够发挥显著的正肌做哟偶经,使得周围血管得到扩张而降低肺动脉压,从而提升患者的心排血量。但是,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关注,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症处理。③强心昔具有显著的正性肌力效果,能够在机体中保持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该药后能够促进心排血量小幅度的增加,使充盈压降低、抵消急性失代偿。对于心动过速引起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运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可选择强心昔控制病情。④左西孟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钙增敏剂,用药后可以对心肌细胞内收缩蛋白产生作用,提高肌丝对Ca2+的敏感性后促进患者心肌收缩力提高,同时又不会加剧细胞中的钙超载,能够促进患者体内能量和耗氧量维持正常的水平,从而降低患者发生猝死、心律失常等可能性。尤其是用于治疗合并有肺水肿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药效更为显著。

5 抗凝类药物

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对于急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该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30 mL时,应当避免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吗啡也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传统治疗药物之一,对患者使用该药之后能够发挥降低心率、扩张静脉血管、中度扩张动脉血管等诸多作用,特别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伴随呼吸窘迫、烦躁不安的时候,早期给药能够及时消除患者烦躁,改善呼吸,并且具可备重复给药的优势[3]。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十分突然,发病急促且病情进展迅速,同时有具备预后效果差的特点。因此,及时给药有效药物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也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一般而言,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种类颇多,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以及抗凝剂等均为临床常用药物,给药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使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更为标准和规范。

猜你喜欢
血量利尿剂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为何春眠不觉晓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