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双一流”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培育与建设
——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1-07 00:39赵文莉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双一流一流

赵文莉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201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为切实推进科教强省战略的实施,大力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及水平,特别制定了《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纳入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范围,该方案特别强调了,全省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朝着“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促使学院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该院领导迅速响应以上方案的号召,在全院多次召开“双一流院校”动员大会,强调要把建设湖南省卓越校和创建“双一流”学院作为本校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

“双一流”院校的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离不开全院各部门每位职工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在湖南省颁布的《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创建“双一流”院校的具体建设任务,并将“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一任务摆在了首要地位,且明确指出实现这一任务要实施“双一流”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这里的“双一流”创新团队其中就包括创新型教学团队。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主力军,在“双一流”高职院校创建过程中,多项评估指标指明的建设任务都与教师团队有关。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在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下,要完成“双一流”院校建设任务,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综上所述,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创新型教师团队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

2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团队强调的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配合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当前团队“名存实无”的现象在高职院校十分普遍,单打独斗的情况比较多。可是当前国内举办的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教学成果奖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国家资源库的建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任务都要求以团队方式完成,在信息化盛行的当今,仅凭一己之力要完成各项赛项和项目的建设任务比较困难,即使可以,成效可见一斑。

2.1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观念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进步的风向标。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中部分人的观念和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愿意或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比如,在推行信息化教学方式时,有些教师要么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要么不能认真地去思考如何将信息化教学运用到课堂上,由此导致创新意识薄弱。此外,有的教师功利性太强,加入各种团队主要是为了职称的晋升或达到个人其他目标,缺乏大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还有的教师,将教学与科研分离,要么只搞教学,要么只做科研,不能科学地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由此,观念的封闭和思想的保守阻碍了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2.2 创新型教师团队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人才结构在能力、学识、专业和年龄上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首先,由于高职院校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有限,往往一个团队负责人要负责带领多个团队,受精力和时间的限制,团队建设质量不能如人所愿。其次,大部分团队都是各专业为政,没有较好地在全校范围内根据学识灵活进行团队成员组合。比如,在涉及信息化方面的项目或比赛时,往往是按专业来组成团队,而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信息技术处理这一块又薄弱,就没有引入本校相关计算机专业的或信息技术较强的教师进团队,而专门请校外制作公司成本高,本团队自行制作的话技术处理有时不理想。再次,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中、青搭配不均衡。

2.3 创新型教师团队组织文化建设不够

由于教师人数不够,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流动性较大,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可能加入多个团队,加上教学任务繁重,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团队成员难以统一时间集中开展组织文化活动,因而团队缺乏足够的组织文化意识和凝聚力,这样也是不利于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

2.4 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保障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保障机制不健全,自主权力小,管理模式又趋于行政化,从而削弱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政策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激励措施不能公平、公正、客观,有些激励措施干脆搞平均主义,对于消极怠慢的行为没有制定惩罚措施,导致团队中有不作为的现象出现。

2.5 创新型教师团队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创新型教师团队的评价体系,即便有的学院存在评价标准,但在教师团队建设不同项目时,用一条尺子衡量所有项目,没有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细化评价标准。现有的一些评价是零散的、临时的且是滞后的,没有认真严格去执行,甚至有些项目根本没有评价标准,团队成员做与不做、多做少做都一样,削弱了许多认真做事的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才导致创新型教学团队不稳定,难以创造出创新成果。

3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路

“双一流”院校建设对创新型教师团队有了比以往更明确、更具体和更高水平的要求,即《方案》中提出,“双一流”院校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3.1 更新团队教师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作为创新型团队,首先要有能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前卫观念,不能因为不想改变而固步自封。其次,观念还应包括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创新型教师团队要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为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就不能把加入创新团队仅仅作为升职加薪的工具,而是要以此作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为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而努力,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如此才会迸发创新意识,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成果。

3.2 合理构建创新型教师团队成员,各尽其才

第,创新型教师团队的负责人应是学科带头人或是专业领域的教学名师、科研能手。第二,创新型教师团队成员在年龄结构上要老中青组合,以便老带青,给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防止创新团队的年龄断层,保证后续有新的人才担起创新团队的重任。第三,创型新教师团队要允许跨学科、跨领域人才进入,使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教师职业能力竞赛项目中,可以由本专业的教师进行课程知识的设计,微课、视频拍摄及动画等技术问题由本学院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其他专业教师负责技术攻关,分工合作,如此一来,能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各尽其才,不仅能提高所有团队成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争取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项目,还能为学校节省不少经费。

3.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型教师团队组织文化建设

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是培育创新型教师团队必不可少的。首先,根据团队的成就实施绩效改革,经费及职称加分按团队及团队个体成员工作量多少进行分配,防止只挂名不干事的现象,并避免行政权力的干扰。其次,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具有团结成员、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学院应给团队提供专门研讨的办公场所,组织研讨活动、培训学习的机会和经费。

3.4 完善创新型教师团队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没有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不到激励,团队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在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前,高职学院应先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考核各个团队整体的评价指标、考核团队个体成员的指标以及不同项目的评价指标,形成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完善后还需严格执行,并且要公平公正,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型双一流一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