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07 0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阿替普丁苯溶栓

张 丽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大脑供血动脉发生血栓并形成粥样硬化,阻塞管腔导致急性脑部供血不足,这类疾病的危害较大,若未得到及时救治患者的神经功能将会受到影响[1],临床上常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患者,帮助患者重建颅内微循环,从而避免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阿替普酶属于一种新型溶栓药物,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改善血栓症状的作用[2],现抽取60例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开展研究,联合使用阿替普酶以及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患者,对比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计60例,按照每组30例分为两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之比为17∶13,患者年龄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72、48岁,这组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60.3±4.5)岁;剩余一组患者联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以及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之比为16∶14,患者年龄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74、45岁,这组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60.5±4.6)岁,对比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开展对比研究。

1.2 方法:研究选取患者均接受各项常规治疗并实时监测其各项生命指标,抽取其中30例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每天2次,用量为100 mL,使用方法为静脉滴注,两次治疗的时间间隔在6 h异常。剩余30例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配合治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往往开展于患者发病后的3 h内,超过3 h则禁止用药,丁苯酞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越严重,出院后对患者开展随访调查,记录患者发生残疾的情况。其中疗程结束后患者的NHISS评分降低85%以上为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NHISS评分降低45%以上、85%以下为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NHI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45%以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NHISS评分以及残疾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为期两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内患者的NHISS评分为(2.5±1.0)分,对照组内患者的NHISS评分为(5.8±1.6)分,观察组内患者的NHISS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低(t=11.062,P=0.000),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内残疾患者1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3.33%,对照组中残疾患者3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0.00%,观察组中出现残疾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χ2=3.576,P=0.059)。

2.2 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内29例患者疗程结束后NHIS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45%以上,占据总选取患者的96.67%,对照组内26例患者疗程结束后NHIS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45%以上,占据总选取患者的86.67%,观察组内治疗方法更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χ2=6.548,P=0.011)。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发病两天内将会达到高峰,并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因此应当加强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及早发病并落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丁苯酞是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治疗药物,其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从而逐渐改善大脑供血动脉的梗阻症状,提高缺血区的血流量,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3-4],从而降低致残率。除此之外,丁苯酞能够作用于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缓解,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达到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阿替普酶属于一种新型药物,能够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并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5]。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部动脉出现血栓,导致脑部供血量不足,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早期溶栓可以有效提高脑部血流量,有效避免了因血流量、供养量不足而引发神经功能损伤,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预后。现抽取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替普酶治疗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下患者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药物治疗,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扩血管作用更为显著,更好的提升了患者脑部血流量,有效保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更好的保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了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猜你喜欢
阿替普丁苯溶栓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