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9-01-07 00:55于芳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阶段预见性癫痫

于芳源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据报道[1],早期有效的抗惊厥治疗,可减少患儿神经元损伤,且是预防癫痫的关键措施。目前,临床上对于处于癫痫持续状态的儿童主要采取分阶段治疗,而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对患儿疗效、安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建议采取预见性护理。而本研究为明确预见性护理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在一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分阶段救治中使用预见性护理,而对另一组同类型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现将2组并发症、癫痫控制时间指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处于癫痫持续状态的儿童共114例,对上述样本运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57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其中,研究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为4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4.98±1.26)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28例;年龄为4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2.06±1.09)个月;2组患儿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病史、临床表现等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2015年)颁布的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诊断分类标准[2];②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儿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患儿参与本研究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或干预;③中途退出者。

1.3 护理方法: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分阶段救治,第一阶段实施早期治疗,如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一线药物;第二阶段实施进展期治疗,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复发;第三阶段,使用一线药物联合二线药物,若无法控制,则予以亚低温治疗;其中,研究组患儿在救治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第1阶段:①轻声叮嘱患儿安静,保持充足休息,并确保室内光纤柔和;②及时开放气道,维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尽可能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其鼻腔和口腔中分泌物,预防误吸。对于痉挛症状严重者,必要时可经气管插管方式辅助呼吸,预防呼吸道阻塞;③指导家长适度制动患儿,预防其咬舌,并在压舌板置入患儿上下牙齿之间;④松开患儿衣扣和腰带,以柔软纱条,将患儿四肢适度固定在床边护栏上,预防患儿坠床,注意避免用力纠正其抽搐中的肢体;⑤予以面罩吸氧,保持5 L/min速度给氧,改善其脑缺氧状态,并予以严密心电监护。第2阶段:①保证患儿呼吸通畅,预防其并发吸入性肺炎、窒息或出现坠床等事件;②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时,应加强病情监测,期间记录患儿抽搐幅度、频率等,观察药物疗效,一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调节药物用量;③首先予以物理降温,可以冰敷头部方式降低患儿大脑的耗氧量。第3阶段:帮助患儿保持亚低温状态,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等,促使患儿有效排痰,必要时可切开切管;对于昏迷患儿,应予以眼部、口腔、皮肤以及大小便护理,昏迷时间较长者,可经鼻饲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并记录液体的出入量。最后,严密观察患儿瞳孔、意识变化,及时发现脑疝、脑水肿等,以便于调节脱水药物使用剂量等。对照组患儿应用次行规护理模式,即在治疗期间提供一般护理、饮食指导、急救配合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4 观察指标:统计2组儿童治疗与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记录癫痫控制时间,即开始治疗后直至癫痫持续发作结束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s)、例数表示,计量资料与组间率(%)对比则实行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儿共57例,并发脑水肿1例,误吸1例,皮肤损伤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儿共57例,并发脑水肿2例,误吸3例,舌咬伤2例,皮肤损伤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54%;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54,P=0.039)。

2.2 癫痫控制时间:研究组平均癫痫控制时间是(18.05±2.38)min,对照组平均癫痫控制时间是(24.96±2.86)mi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4.021,P=0.000)。

3 讨 论

癫痫持续状态指的是以癫痫持续发作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疾病状态,是儿童神经内科中相对常见的急危重症,应高度重视。美国重症神经学会在2012年发布的指南中定义癫痫持续状态为:脑电图或临床发作提示癫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超过5 min,或者反复发作,期间意识未能恢复至基线水平[3]。对于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能引起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引起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4]。

预见性护理作为现代医疗领域上一种新兴的、高效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内容、操作的预见性,要求充分考虑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或并发症,提前通过一系列护理操作进行规避,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5-6]。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接受预见性护理,即在3个阶段治疗期间分别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患儿早期治疗过程中睡眠充足,减少坠床、皮肤擦损等情况。在第2阶段护理中更侧重于观察疗效,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等,保证患儿治疗效果,并有效降温,改善患儿病情。第3阶段护理是针对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以保证患儿治疗安全,且便于临床医师掌握患儿病情,积极改善其机体状态,预防脑水肿等并发症,避免其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26%,低于对照组,而癫痫控制时间也较短,均有统计学差异,证明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分阶段预见性癫痫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