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阻滞联合松筋针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2019-01-07 08:31王振业亓海帆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3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王振业,亓海帆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该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集簇性疱疹组成,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正中线[1]。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疼痛症状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探讨了神经根阻滞联合松筋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2例腰腹部带状疱疹患者。其中急性期带状疱疹45例,后遗神经痛7例;年龄35~72岁;男22例,女30例;胸部带状疱疹39例,腹部带状疱疹13例;病程最短5 d,最长7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学》[2]相关诊断标准:①在出现皮损前可出现纳呆、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②好发于肋间神经、腰骶神经所支配区域;③自我感觉皮损处皮肤有灼热感甚至灼痛感;④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多沿身体一侧成带状排列。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带状疱疹发于胸腹部;②年龄35~72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糖尿病等严重疾患及精神病者;②患处有急性创伤、感染、局部皮肤溃烂、血管神经损伤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头面部带状疱疹、四肢带状疱疹者。

2 治疗方法

2.1 神经根阻滞 患者取侧卧位,屈髋屈膝,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分别在皮肤标记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无菌注射器抽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1000)1 m L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40160)5 mg配制混合液。根据患者带状疱疹发生位置,选择相对应肋间神经做神经根阻滞;发生在胸腹部可做胸椎旁神经根、肋间神经根等阻滞。操作时进针后回抽无血液,针尖由棘突旁逐渐向外侧探针,顶至肋脊点上位肋骨下缘处再次回抽无血液,缓缓注入上述配置的混合液,然后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2.2 松筋针治疗 选定松筋针治疗入点后(一般为前中后3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抽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及0.9%氯化钠注射液15 m L在标记点处做局部浸润麻醉。待局部麻醉药起效后,采用1.0汉章针刀划开标记点皮肤,松筋针从针口插入,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做平行松解,左右摆动松解,分离浅深筋膜、脂肪层的病变组织。一般每个病灶操作时间为2~3 min,感觉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针孔指压2~3 min,以免皮下软组织渗血,也可行拔罐治疗预防,术毕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操作时注意避免松筋针针尖向斜下方向进针,注意进针频率。

以上治疗每隔5 d重复1次,2~3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1周及随访2个月时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②依据疗效指数评定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100%[3]。痊愈:疼痛及异样感基本消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为50%~89%;好转:疗效指数为20%~49%;无效:疗效指数<2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VAS评分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8.87±0.79)分;随访1周时,患者的 VAS评分为(4.63±0.95)分;随访2个月时,患者的VAS评分为(2.15±1.11)分。随访1周及2个月时,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临床疗效 5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8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近年来,带状疱疹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病后患处的瘢痕可使末梢神经、血管受到卡压,加重临床症状。在治疗方面,外治法包括传统针刺、火针、拔罐放血等,药物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为主。近年来,脉冲射频、氦氖激光、医用臭氧、硬膜外麻醉等方法也不断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

本研究根据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病理生理特点,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松筋针松解治疗。神经根阻滞是根据疱疹部位选择性进行神经根阻滞,与全身给药相比,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用药量相对较小,治疗次数少,疗程短,全身不良反应少[4]。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起到抗炎镇痛的效果[5]。松筋针针身较粗圆,针身规律分布环形凹槽,针尖呈圆头状、较钝,针身进入受累皮下软组织后,进行纵向、横向操作,环形凹槽可以使发生粘连瘢痕的软组织得到松解剥离,并有效阻断神经末梢传导通路,使患者病变区域皮肤的触觉、痛觉降低。有学者研究发现,松筋针治疗可使胶原酶激活,这种酶可以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下病变的胶原结缔组织,使病变区域发生瘢痕的软组织软化,促进末梢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6]。受累区域发生病变的软组织可以得到重塑,甚至恢复正常,解除受累区域血管、神经卡压情况,使原有病变区域组织血液供应恢复正常,有效的血液循环可以清除炎性介质和致痛因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总有效率高达100%,说明神经根阻滞联合松筋针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或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