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2019-01-07 00:55李芝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依从性胰岛素实验组

李芝艳

(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 内三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年龄大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欧美国家定义为大于65岁)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高血糖高渗状态,心、脑血管疾病及视力变化等[1]。因此,临床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往往不只是控制血糖含量,还须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笔者以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2010年WHO(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其中,实验组有2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73.59±2.13)岁,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2.43±3.62)年。疾病类型:伴有冠心病者19例,伴有脑梗死者11例,伴有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者1例,伴有足部感染者2例,合并多种并发症者3例;对照组有21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4.06±2.09)岁,糖尿病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3.18±3.51)年。疾病类型:伴有冠心病者18例,伴有脑梗死者13例,伴有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者2例,伴有足部感染者1例,合并多种并发症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基础资料上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体质弱,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基础的口腔及皮肤清洁外,还应按摩骨突部位,并定时为患者翻身,以免出现褥疮[2]。②心理护理: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本身难于控制及病程长,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积极与患者多沟通,详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抗病信心,以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③胰岛素应用护理[3]:胰岛素使用时应室温保存,防止震荡,须换算剂量以使剂量准确;若须施用两种胰岛素,应按要求抽吸正规胰岛素;进行胰岛素注射时,应选取疏松的皮肤部位,并消毒后按照顺序进行注射,注射部位应按要求进行变动,以免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导致皮肤组织硬化、脂肪萎缩,进而降低胰岛素吸收率。④生活护理[4]:为保证碳水化合物得到最佳利用,以降低胰岛素需求,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须注意的是,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体弱,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病情;应定时对擦拭患者身体,保证皮肤清洁,以免并发感染等;还须按照血糖测量标准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⑤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的重点,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禁食甜的、油腻的食物,并少食用脂肪、胆固醇类食物,可多食用含水溶性食物纤维的食物。还应叮嘱患者三餐饮食应适量,摄入脂肪、胆固醇量应在医嘱范围内,可多食用含糖低类纤维食物,以补充营养。⑥健康宣教[5]: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智力和记忆力有所减退,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耐心地为他们进行简单、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以加深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在保证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所深入了解后,再为患者讲解血糖仪使用方法,确保患者能够自行测量血糖,并做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相关血糖指标的记录。同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多注意心、脑血管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糖尿病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及依从性。

1.3.2 评定标准:①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来评定。评定分三个等级,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糖尿病知晓以我院自制知识问卷来评定。问卷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③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4~8.8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中有24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非常满意,17例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0.56%。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糖尿病知晓情况、血糖达标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中有30例自我管理合格,自我管理率为83.33%,有33例糖尿病知晓合格,糖尿病知晓率为91.67%,有29例血糖达标,血糖达标率为80.56%;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自我管理合格,自我管理率为52.78%,有24例糖尿病知晓合格,糖尿病知晓率为66.67%,有19例血糖达标,血糖达标率为52.78%。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糖尿病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实现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为80.56%(29/36);对照组患者中有23例实现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为63.89%(23/36)。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作为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极易并发多种疾病,且因为老年患者本身智力、记忆力减退,导致其控制难度更大,而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临床在治疗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强化临床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胰岛素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