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责任担当,使命必达

2019-01-07 08:58杨盛平
上海化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易制毒化学品化工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随着上海转型发展的历程,1997年6月,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在上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自行业协会诞生的那天起,便将“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作为工作宗旨,在全力推进上海化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中发挥社会第三方服务职能。

搭建平台,承担社会第三方服务职责

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是由从事化工生产、经营、施工、科研、教育、设计及服务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据统计,上海与化工相关的企业总计有2000多家,其中纳入上海市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化工企业680家。目前会员单位有232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29%。协会会员单位的构成主要有:中央在沪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集中了国内外一大批著名集团公司和企业。

引领行业,服务上海化工产业发展

在推进上海化工发展中,参与上海化工“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制定;协助市经信委开展《上海化工结构调整对策研究》《上海化工转型发展热点难点及对策研究》等上海化工产业发展系列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为上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组织“上海化工行业发展创新产学研对接交流会”“化学工业与城市和谐发展高峰论坛”和“上海化工、绿色宣言”签约等活动,传递化工产业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新技术,从舆论上引导行业和企业朝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端发展方向发展。

把诚信企业建设作为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自律经营的重要抓手,努力塑造上海化工良好的社会形象。截至2017年,上海在册登记诚信企业建设单位达80家,获得一星级诚信企业称号9家,二星级4家,三星级16家,四星级11家,五星级1家。这些诚信企业成为本市化工行业诚信标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致力发扬光大民族品牌,全力推进上海化工品牌创建。目前,全市共有300多家企业参与企业品牌创建,经协会审核推荐的化工类名牌产品累计达161个,有100多个产品连续多年保持了上海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协会会长黄岱列(左三)调研国烨跨境

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化工”理念,深入开展群众性节能减排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以(JJ)小组为特点的节能减排活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实施装置改造,推进节能减排项目落实;帮助重点化工企业利用“合同法能源管理”落实技术改造资金和实施碳排放交易,为上海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对外发展,构筑外向型经济新平台

随着上海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走向具有资源优势、产业链衔接的国内外市场。2018年3月,“上海化工产业出口基地”和“上海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化工示范点)升级为国家级出口平台。出口基地成员单位从19家增加到32家,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2018年以来,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严峻挑战,协会与出口企业风雨同舟、共度时艰,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契机,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拓展国内外营销渠道;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技术能级,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技术、质量占据对外贸易新高地。

守住红线,助力化工安全发展

开展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企业定置化管理,提供危化仓储企业经营许可评估服务。该项目涉及56家仓储经营企业,占到全市仓储企业总数的70%。协会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企业定置管理规程》实施。截至2017年7月,仓储经营企业定置化管理审核工作全面完成。

与市安监、保险部门合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上海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共保体”,推行“政府政策性支持+市场化机制激励+针对性保险保障”三位一体的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模式。

每年组织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签约,共同承诺“同创安全化工、共建美丽城市”,组织化工安全专家深入现场,开展安全大检查,排摸安全隐患、督促安全隐患整改、进行安全达标评估,共同筑起化工生产安全网络。

危化品知识竞赛

针对中小危化生产经营企业量多面广、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特点,防灾防损技术服务与各区安监部门合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有针对性的防灾防损服务项目,促进了中小危化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优化服务,打造化工安全培训新体系

充分运用行业资源,拓展培训领域、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质量,为行业及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特种作业等管理培训,着力建设有行业特色的安全管理培训体系。

在培训服务上,送教上门办班占到办班总数的60%以上,并赴江苏、安徽、辽宁、北京、内蒙等外省市开展上门服务。根据培训需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企施教,提供个性化培训方案。选送专业人员参加相关科目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在培训质量上,探索“互联网+”现代化培训新形式,运用网络、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培训服务效率及畅通信息沟通。在协会网站上建立“危险化学品知识网上学习平台”,为学员上网学习提供了便利。迄今为止,各类培训班共办班400多期,合计培训学员超过3.5万人次。高质量的安全培训,不仅为上海化工行业提供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学习平台,也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协会的社会影响力。

关口前移,构筑易制毒管理第三方服务平台

2013年,受政府委托承担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职责。在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下,全面开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承诺,推进管控关口前移;运用协会官网、《上海化工》等传媒,集中开展禁毒宣传、禁毒巡展,组织参观强制戒毒所和禁毒科普教育馆,增强行业和社会公众抵制毒品的自觉性。承担上海市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5年来共开班70期,6 583人次接受培训。建立“上海市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服务网”。系统建立以来,共收集近4000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信息,有500家企业、2046个产品每月上网申报。承担全市“制毒化学品和制毒设备信息采集”,收集登记的企业达1 220家,涉及39种化学品和4种设备填报记录信息累计超过5 000多条。目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已从行业内向跨行业、跨领域和面向社会转变。

行业分析,发挥数据集成新功能

建立上海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数据库,产品动态信息数据库,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运输购买情况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查询系统,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企业综合情况及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系统等,为产业规划、调整转型调研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撑,增加了行业为协会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

充分发挥化工专业特长,承担上海化工产业报告、年度化工市场预测汇编、专题调研。承接上海市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分析报告从月度扩大到季度、全年;从单纯的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向行业及化工市场经济运行分析转变;从事后分析向事先预测预警转变。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既为上海化工产业调整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资讯,也为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控,指导产业调结构、去产能、补短板提供参考依据。

化工是上海的重要产业,历史上曾经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谋划未来发展,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安全化工、绿色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市场演变大格局、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积极培育上海化工新模式、新业态,为上海化工产业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上海化工创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易制毒化学品化工
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浅谈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太仓市“警校协作”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社会化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发布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