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西安博物馆群的管理研究

2019-01-07 06:25侯改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西安博物馆文化

摘要:隨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呈现新的视象,信息的自我接受、判断及处理不断完善,大数据的应用开始进入到各个层面,在这一具体的情境中,城市博物馆群也在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与契机。本文立足于智能化时代的新媒体视角下,主要以西安地区的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对西安的博物馆群在新媒体技术下的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西安博物馆群

中图分类号:G268.3;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72-02

一、引言

西安在历史上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的都城,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属于国家历史名城,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丰厚的历史资源,也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西安近年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一是“隐形文化显性化”,说的更形象点,也就是让看不见的地下文物和历史,逐步走向可见的地上博物馆的保藏和展示①。那么,如何让由一个个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群能够更好的展示与呈现,笔者认为,要实现博物馆群资源的最大化,必然离不开新媒体技术。

二、新媒体与博物馆群概念与联系

新媒体是一种突破固有的传播方式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而充分实现个体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的媒介②,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有别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充分实现了人的自由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普遍兴起,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有新媒体技术作为辅助的产品和应用,新媒体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大趋势,并引领着时代。具体到博物馆行业,新媒体表现为视频、语音、智能导览、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具体到博物馆群,新媒体表现为资源的智能整合,利用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方式将某个区域内的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得博物馆群能够能到更好的发展与推广,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物质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③。传统的博物馆是进行藏品展览与陈列等基本功能,但在新媒体技术下产生的数字博物馆,则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文物的展览多样化、将原本静态的文物活化,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各种博物馆都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一系列文化政策的相继出台,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数量急剧增长,形成了美术馆、博物馆热潮,西安也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城。

三、西安博物馆群的概况

西安拥有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文物古迹数量巨大,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

2010年2月,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卿,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全国博物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2120年3月31日,西安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的发展目标,要求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以国有博物馆为骨干、行业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种所有制并举、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并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④。

2010年,西安市展开了“博物馆之都”的建设,计划将西安市的博物馆从47所增加至100所。截至目前为止,西安的博物馆以民办的、国有的、行业的等不同形式呈现,已经突破了100所。

笔者通过西安市文物局、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及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发布的西安博物馆地图及笔者查阅资料统计出目前在西安市的博物馆数量。其中,国有博物馆有30多所,行业博物馆40多所,民办博物馆40多所,新类博物馆40多所,共计100余所。而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已逐渐被博物馆领域所认可并得以广泛应用,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博物馆之城”中,参观者如何更便捷快速的筛选自己想要参观的博物馆,这便是博物馆之城即博物馆群的管理问题。

四、西安博物馆群管理案例分析

新媒体技术作为智能化时代下的产物,已经深入渗进人们的生活中,博物馆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新媒体技术,为了人们更为便捷的选择以及一些中小型博物馆管理不善等问题,博物馆群也需要更好的管理。通过以新媒体技术介入博物馆群管理的方式实现不需要做攻略,不需要进入博物馆,通过网络便可以进入想要去的博物馆展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了解博物馆,体验零距离的参观展览。这不仅是新媒体技术的体现,更是博物馆文化、城市区域文化呈现最大化的体现。笔者通过博物馆地图项目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西安博物馆地图是由西安市文物局、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及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于2019年联合发布的。此次博物馆地图是区别于传统的博物馆地图,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博物馆地图由传统的以枯燥数字和路线定位呈现的静态博物馆(如图1所示)转向动态的、具有人物形象的、有趣味性的动态博物馆地图(如图2所示)。同时使用二维码进行识别选择自己所想要参观的博物馆并且会有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弹出,还附有西安博物馆的名录,使得观者对于西安博物馆的信息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一地图主要对于西安地区博物馆的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实现西安的博物馆资源共享,让参观者可以进行更为方便的选择并对西安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而对于西安的历史文化宣传推广而言,也具有较高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在这个项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只是对西安的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地址、是否免费等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并没有通过新媒体技术对其藏品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不能让参观者进行直接深入的了解,对于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以求更好的达到博物馆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文化全面传播。

五、新媒体视角下博物馆群管理的困难与建议

西安的博物馆群首次利用新媒体技术以这种充满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以及自主选择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其他地区的博物馆群也有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新媒体如何能够将城市的博物馆群联结到一起并将其各类资源的应用发挥到最大,是一个需要去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西安作为历史古都,其文化积淀深厚,在新媒体的开发利用中,如何才能够将西安的文化积淀展现出来,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需要对西安的历史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再者便是新媒体发展迅速,其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问题。虽然新媒体技术便捷、迅速,便于传播,但在藏品资源的应用中,若利用新媒体将大规模的藏品进行文物活化,其成本本身已经较高,加之新媒体迭代较快,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如此藏品资源开发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加之博物馆的办馆方式与模式更不相同,需要根据每个博物馆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新媒体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中的博物馆群需要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而要解决这些困难,更好的建设博物馆群,国家与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博物馆群中包括国有的博物馆,必然离不开国家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后由各地政府来进行统筹全局,将各方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建立博物馆群的网上博物馆,初步建立区域联动的博物馆群落,以点状发展形成网状覆盖,最终形成全球联动的博物馆群落,充分将各地的博物馆信息进行全面共享,为建设城市博物馆群做贡献,为传播中华文化、世界文化奠定基础。

六、結语

博物馆群作为一个城市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灵魂,在新媒体技术下将其进行整合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在当今全球联动的互联网环境下,博物馆群的发展将会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璀璨的文化也将会为广泛的被传播与发扬。

注释:

①④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博物之间——西安曲江博物馆群落无墙体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17:141-142.

②陈锦宣.“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③许聪.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技术应用与开发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侯改玲(1994-),女,陕西榆林人,西安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艺术管理与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西安博物馆文化
西安2021
Oh 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露天博物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