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2019-01-09 07:11植文观文浩聂晓年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稻瘟病水稻

植文观 文浩 聂晓年

摘 要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特别重视农业发展。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广阔,但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水稻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水稻抗病能力,确保水稻产量。基于此,分析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以产生病害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08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种植期间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易出现稻瘟病,对水稻茎秆、穗部产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健康生长。随着我国水稻种植理念不断创新,抗病水稻品种以及抗病药物得到了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在较大程度上使稻瘟病得到控制,但是因稻瘟病具有一定的多变性,在种植期间依然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1 水稻稻瘟病的主要症状

稻瘟病主要包括穗颈瘟病、叶瘟病以及节瘟病等,其中,叶瘟病不会对水稻产量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会给穗瘟病提供大量病原菌,感病后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逐渐向外扩散,呈圆形状。穗颈瘟发病部位一般在谷粒与穗部,初期为暗褐色,后期为黑褐色。节瘟病发病初期为黑褐色小点,逐渐向整个植株扩散,颜色不断加深,发病期间由于节部萎缩,导致水稻倾斜。以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为例,其2008—2018年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1]。

2 稻瘟病的产生原因

2.1 气候原因

稻瘟病在24~28 ℃易发生,适宜病菌繁殖的温度为25~28 ℃,适宜湿度为90%以上。部分地区7—8月平均温度为22 ℃,昼夜温差较大,且由于阴雨天气湿度相对较大,易发生稻瘟病。

2.2 品种原因

我国水稻品种相对较多,如优优4480、湛优226等,其中部分品种是农户的试种品种,存在水稻品种自身抗病性较差的情况,若出现稻瘟病,病菌会迅速扩散。此外,一些水稻品种由于常年种植,自身抗病性逐渐降低,易感染稻瘟病。

2.3 施肥原因

一些农户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盲目施肥,导致施肥量较大,且在施肥过程中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氮肥施用量过多,导致叶片游离氮素增加,硅质化程度降低,致使茎叶易被损坏,为感染稻瘟病埋下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施肥技术得到了应用,但是较多农户依然采用人工施肥,致使施肥不均匀,水稻生长参差不齐,增加了稻瘟病发生率[2]。

2.4 田间管理不到位

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非常重要,是避免发生稻瘟病的重要前提。但在较多情况下,农户在进行田间管理期间,对氮肥施用时间把握不准,并且使用的有机肥料腐熟不充分,极易降低水稻抵抗力。此外,部分农户缺乏烤田经验,导致稻田长期浸泡在水中,也增加了稻瘟病的发生率。

2.5 水分管理不当

随着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成本逐渐提高,一些农户为了降低成本,在对稻田进行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根据要求进行,使水稻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无法起到保叶状根作用,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极易感染稻瘟病。

3 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

3.1 选择抗病品种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选择抗病品种能够有效提高水稻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减少病害发生,促使水稻健康生长。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对抗病性水稻品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且取得了较好的种植效果,研究出的水稻品种对多种病害均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此外,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还应定期更换品种,同时合理安排种植,有效抵抗和预防病害。

3.2 稻瘟病的预防

在水稻播种前,要考察种植区域可能存在的病害类型,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实际种植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若发现病菌感染,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消除病菌。此外,在对水稻管理期间,需要结合水稻生长情况与天气情况,做好病情预防。比如,密切观察水稻叶片是否出现低垂现象及叶片颜色有无变化;温度上升后,需要检查水稻根部生长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病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3]。

3.3 控制病原菌发展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较为顽固的病害,主要是以分生孢子与菌丝形式附着在稻谷和稻草中,待上升到适宜温度时,反复感染水稻植株,对水稻的健康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在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源上对病菌进行控制,有效区分感染与健康植株,拔除病株。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收割后的秸秆稻茬进行销毁,从根源上消除病菌,有效控制病原菌。此外,在播种前,应对水稻种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种子带菌。

3.4 田间管理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种植情况,采取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1)水肥补给。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管理者需要补充充足的水肥,有效提高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抗病性,抑制病菌的繁殖。同时,在水肥管理的过程中,还应掌握相关技术,使水肥补给量符合水稻生长实际情况。2)氮肥会对植株生长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使用量过多会使水稻地上部生长过旺,根系生长缓慢,且在体内大量积累硝态氮,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在对水稻进行肥料补给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氮肥量,以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3.5 化学药物防治

在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采用化学药剂与人工电动喷雾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以此确保达到最好的杀菌效果。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药物施用应選择在晴天,因一些地区降雨相对较多,很难发挥药效,还需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进行针对性使用。此外,在喷药的过程中,应均匀适度,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采用米醋防治法,也能够达到抑制稻瘟病的作用[4]。一般情况下,在水稻7~8叶期,采用酿造米醋加有机类叶面肥结合喷施,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使药物的使用发挥最大效果,应选择早上或晴天喷药,在稻瘟病初期,由于病情较轻,需要结合穗颈瘟进行药剂防治。

3.6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对水稻健康生长尤为重要。为此,需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根据水稻生产情况合理排灌,以此满足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水量需求。一般情况下在孕穗至抽穗前灌流动水4~6 cm;在减数分裂期,若温度在17 ℃以下,应灌深水15~20 cm;水稻抽穗后需要进行间歇灌溉,将水层灌至5~7 cm,落干后再进行灌水;水稻进入乳熟期采取间歇灌水,蜡熟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水,黄熟末期进行排水,做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增加土壤通透性,有效提升水稻生长质量,进而有效预防稻瘟病。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稻瘟病,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应针对水稻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水稻稻瘟病防治过程中,应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将稻瘟病发病率降至最低,有效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升水稻质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景绪.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63.

[2] 李玉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122.

[3] 黄昆,戴世常.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8,38(8):27,82.

[4] 马殊,王娟,王华,等.浅谈城固县水稻稻瘟病发生及综合防治现状[J].基层农技推广,2017,5(8):79-8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稻瘟病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