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损害情况的研究
——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19-01-10 19:03张建军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金钱豹猕猴野猪

张建军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城048100)

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避难所、优良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生境保存完好的地区。由于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在长期的生活和繁衍中,构建了较为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野生动物损害庄稼,对群众生活造成的损害问题日益突显出来[1],2016年以来,蟒河保护区组织开展了区内野生动物损害庄稼、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调研,基本摸清了情况。

1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蟒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阳城县东南30 km、晋豫两省交界处,处太行山南段、太岳山东端、中条山东北、王屋山之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大面积呈自然原生状态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量的野生生物物种,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珍稀动植物避难所、天然生物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成为人们观光、休闲、学习的胜地。保护区全区总面积5 573 hm2,林地总面积5 229 hm2,非林地总面积344 hm2。植被覆盖率达93.8%。全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其中,其中核心区面积3 398 hm2,缓冲区419 hm2,实验区1 756 hm2。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边缘地带,动植物种类繁多,区系组成复杂,植物区系以暖温带植物为主,并有部分亚热带种分布,计有植物102科882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等9种,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的有青檀、猬实、老鸹铃等26种。动物区系以古北界为主,有部分东洋界种分布,计有动物26目70科285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猕猴等54种,是山西省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保护区辖区涉及阳城县的蟒河镇、东冶镇2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庄,农业人口520户1 709人,耕地面积150 hm2,区内无工矿企业,辖区居民以农副业和服务旅游为主要收入。

2 野生动物对群众庄稼的损害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2.1 闯祸的猕猴精灵

猕猴是华北地区唯一残存的灵长类动物,蟒河保护区对野生猕猴种群的保护、招引已达近30年的时间,仅猴山的野生猕猴招引种群已从初始的28只,发展到现在的360余只。蟒河保护区自1987年开始招引的猕猴主要在猴山,大约2012年左右,对蟒源、窟窿山2处也开展了招引,蟒源的种群从初始的50余只,现发展到了220余只,窟窿山的种群初始有80余只,至2014年发展到120余只,由于窟窿山的种群对仅邻的草坪地、南占2个自然村的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于2015年停止了人工补给饲料,该群已自行分散活动至蟒湖、老鼠梯、九里沟山梁等地,在食物匮乏时,也经常到草坪地、东占等自然村损害群众的庄稼和粮食。

蟒河村民王战胜的悲愤。王战胜居住在蟒河村前庄自然村,所住房屋仅邻蟒河河道,在河道旁开垦有5分菜地,每年秋季,猴山、录化顶的猕猴总会光顾他家,在菜地内大摇大摆地取食萝卜、白菜,起初,他十分气愤,召集邻居亲友用木棍、皮鞭驱赶,多数时候猴子都灵活地躲避,但有时也能打中几只行动较慢的猴子,人与猴子的交手,更加激怒了猴群,形成了人进猴退、人退猴进的相持局面,他家种的菜每年几乎都喂了猴子。在近乎疲惫的征讨中,猴群得寸进尺,认准了他家的房屋,时常光顾他的家中,对他家中看家的老母,熟视无睹。猴子也明白,年老体衰的老妪对猴子构不成威胁,经常在他家院内嬉戏,甚至上房揭瓦,把王战胜家的土坯房房顶揭穿,进入他家的坑上、桌子上翻箱倒柜寻找食物。后来,王战胜对入侵的猴子采取了燃放鞭炮、埋伏起来驱赶等办法,但猴子熟悉了鞭炮的威力,对他们的埋伏有了认识后,就不再害怕这些手段了。无奈之下,王战胜不得不在房顶上加固了铁皮彩钢瓦,算是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提起猕猴,王战胜咬牙切齿,恨猴子恨到了祖宗八代。

蟒河村民时中晋的调侃。时中晋居住在蟒河村东占自然庄,遭害东占、草坪地的猕猴是原窟窿山的猴群,这群猴子活动范围较广,或许是猴群中也象人类一样存在某种交流和沟通吧,除了取食村民挂在房墙上的柿饼,挂在房梁上的玉米穗,一些猴子是越来越精明了。猴子会寻找房主不在家的时候,对粗心的村民未上锁的房门或窗门,它们会伺机进入房间内,寻找食物,发现装有粮食的陶瓷缸时,会把缸盖推到一旁推开一个口子,把头和手伸入缸内取食玉米、小麦、面粉等,吃饱后会把缸盖原样复位,然后从原路返出,还会把门、窗关闭成原来的样子,村民返回家中时,如果大意,轻意不会发现猴子已经来过,往往要等到需用缸中食物时,才会发现缸盖上的食物残余和缸内食物的减少。

一些细心的猴子与村民相处久了,还会寻找“取食突破口”。若某村民生病住院返家,有亲戚朋友看望,猴子也会去凑热闹,当亲友与病人谈话时,猴子会迅不急防地进入到病人家中,夺起当间桌子上的白粮、挂面等,狂奔而去。当屋里的人反应过来时,猴子已去的很远了。

农家乐经营户马朝的非常体验。马朝是蟒河景区猴山脚下的农家乐经营户,编号是1号。猴子时常光顾他的经营摊点,抢食他的木耳、黄花菜等土特产,对于饲料、小吃等,经营都得死看硬守。猴子经常扒在房檐前、窗户上向房内张望,对于游客来说,可能觉得非常有趣,但对于马朝来讲却是苦不堪言。若有游客点餐,一碗面刚端上桌子,猴子就已经觊觎了,若游客不注意,起身接个电话,或是等待饭菜稍微凉一些的时候,猴子就会快速地扑向桌子,抓起面条,又飞一般地窜上房顶去了。

马朝准备的饮料,向游客兜售时,也经常只是游客要几瓶取几瓶。为了方便游客,马朝有时在屋内多拿出几瓶也只能塞到桌子下的萝框内,3~4次过后,猴子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自己就会学着马朝的样子,弯腰伸手探取了。可能是颜色不同吧,猴子还能分清饲料和矿泉水,一般不抢矿泉水,而且口味从前几年的喜欢冰红茶已经发展到对果粒橙特别衷爱。喝饲料的方式,也从撕开瓶口倒在地面凹处舔吸,发展到撕开瓶口,象人一样倒在嘴中喝掉,这应该就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吧!

长治游客许珊(女)的惊喜。许珊几乎每年都要到蟒河旅游一到两次,对猕猴可以说比较熟悉了。以前来的时候,总觉得猕猴性机警、怕人,即使是受食物的诱惑,也总是捡到食物后快速地远远走开。后来,觉得猴子与人的亲近度增加了,可认近距离地到人边捡食了,有些胆大的还可以到人手中拿取食物,多不会伤人,只有个别急躁的猴子在慌乱的抢食时,不经意时会划伤人的手腕、手臂。大约3、4年前,到蟒河时,发现有1只小猴子不甚畏人,会跳到人的手臂上、肩膀上,一起合影。

猴山的猴群在与人的日益相处中,学会了研究一些东西,有小汽车停留在猴山时,3、5只猴子会跳上车顶,有的会扳着反光镜照镜子,也许在镜子中发现了另外一只同类,它们会对着镜子上下、左右移动观察镜子中的影像,偶尔也会对着镜子呲牙咧嘴,恐吓镜子中的“那只猴子”。个别溢出种群的孤猴还会拦路抢劫,它们抢劫的对象多是穿着鲜艳的美女,对男子很少动手,如果女同志背着鼓囊囊的背包,它们会拉住包往开掀,如果发现女同志手中拿着食物,则会毫不客气地卧在路中间不让,大有一幅“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的蛮横气势,如果女同志不识趣,不放下手中食物,则会扑上去,拦腰抱住女同志抢食,直到女同志松了手,食物进了猴子的口,这场闹剧才会在女人的尖叫、猴子的胜利中惊悚收场。

2.2 野猪的夜空舞台

押水村位于蟒河保护区的核心区,有211户529口人,有40.47 hm2土地。山大沟深、上学就医条件艰难,有80%的人已经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上学,在河南济源、阳城县城附近购置房屋,只是在山茱萸收获季节才返乡搞一些副业补充收入。村里留下的都是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许是故土难离,或许是不愿拖累子女,或许是觉得在家乡能种点薄田,有些微收入,自然衰减已使村落寂静下来,只有在春节年关,一些回村看望老人的年轻子女,才能给山村带来一些生气,也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有一些稀稀落落的鞭炮声,年初二刚过,许多年轻人就已迫不急待地走出了山村。野猪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进了山村,走近了居民。

村里留守的老年人年老体衰,距村较远的土地均已荒芜,即使有些还在耕种,但每年夏秋的夜晚,一窝3、4头野猪家庭,进入农田,半个晚上就可以把庄稼翻个底朝天,翌日清晨,农田里被野猪拱过的壕沟,就象手扶农用拖拉机犁过一样均匀一致,只是沟两旁留下倒伏的庄稼苗还记录着野猪来过的痕迹。

动物界的用进废退在野猪种群中表现尤为明显,一些村民在地头扎草人、或者在农田野守候,野猪智慧的大脑远非人们所说的“猪脑子”,它们好象已经知道自己进入了“三有”物种名单受到法律保护,对农民的这些伎俩置之不理,大摇大摆地进入农田。如果农民用燃放鞭炮的方法驱赶,野猪也仅是在鞭炮靠近时才会慵懒地躲避一下,过后依旧我行我素地拱食。

村民们在无奈中,只能缩小种植区范围,只是在门前地边种些蔬菜、口粮,即使这样,也难以抵御野猪侵略的脚步。保护区工作人员下乡期间,常常被受到损害的群众申诉野猪的恶行,要做很久的解释工作方能离场,野猪的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民对保护工作的敌对意识。

2.3 难见真踪的金钱豹

金钱豹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顶极消费者,其种群生存力差、生活环境脆弱,金钱豹的出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指标,是生态系统趋于动态平衡的一种考量。

2008年至2011年,辉泉、蟒河2村的牧工,每年都要向保护区申诉,自己的放牧的羊群不知不觉中就少了几只,疑是金钱豹所为。在桑林苇园岭上,一只母牛被不明物在喉咙处咬了两个口子,头被咬食了一半,当牧主发现时,血液已经干涸,牛身旁有几挫豹毛,牧主拿着证据来到保护区,一口咬定是金钱豹所为,问及母牛尸体,答曰金钱豹来不及拖走,还会来食。第二日,管护员现场巡查,母牛尸体果不见踪迹。窟窿山边的牧户,一日内少了2只羊,约乡人10余人找寻未果。

在调研中遇到了蟒河村现在的一名牧主赵将军,在赵将军的讲述中,金钱豹的可爱形象逐渐鲜活起来。据赵将军讲,一天在捉驴驮(地名)放羊时,急然觉得羊群吃草都不正常,头羊驱赶不前,猎狗卧地不起,低声鸣叫,赵将军抬头一看,一只金钱豹在树丛中俾睨,很有王者之气,情急之下,赵将军大声唱起了山歌,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歌声似在招朋唤友,金钱豹在歌声中缓缓地离去,羊群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又一次放牧期间,羊群突然骚乱起来,树丛右侧一只金钱豹闪出,身体跨在一只肥羊背上,两只前爪搭在肥羊肩头,血盆大口已经向羊头利出,金钱豹身下肥羊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力,只能绝望地低声呜咽。情状危急,赵将军大喝一声“嗨—嗨”,金钱豹受了惊吓,回头看了赵将军一眼,跳下羊背逃跑了!

听了赵将军的讲述,我们对其真实性表示置疑,豹子在食物的诱惑下,对手拿羊鞭的赵将军真的那么畏惧吗?后走访多位牧主,均没有类似的说法。

3 野生动物给群众造成的损失

3.1 有田难耕

蟒河村由于旅游开发,全村土地均已全部流转给了蟒河景区公司,每年既得10 500元/hm2的收益,只是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些蔬菜、水果容易受到猕猴的遭害。村里的百姓家中、农家乐,猕猴经常光顾,对菜地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蟒河村大大小小的损失,年均在万元以上。押水村的情况比较严重,保守估计人均0.066 7 hm2地,全村33.333 hm2土地的庄稼或多或少都要受到野猪的侵害,严重的颗粒无收,轻些的也只能有3~4成收入,按每年15 000元hm2损失计算,年损失达50余万元。

3.2 有畜难养

蟒河保护区全区现有羊7群,牛24头,羊群在放牧中每年都有10头左右的损失,按每只羊平均1 000元计算,牧主每年损失在1万余元。

3.3 有房难住

受猕猴进村入户的危害,蟒河村的居民新建房屋全部为全封闭样式,原来的老房子很难有安全感,从这一点上来讲,不利于蟒河古村落建设,一定程度上成为村民无序建设的理由。对房屋和村民生活的损害,测算年损失在3万元以上。

4 解决问题的对策

4.1 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专项基金

为了减少野生动物对社区居民造成的经济损失,缓解村民与保护区的矛盾,保护区管理局申请中央、省级投资,设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基金,用于补偿野生动物对人畜和庄稼造成的损失。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受损居民以及有资质的调查机构共同组成调查组,对肇事范围、类型、受损程度进行勘察、评估后予以合理补偿,调查及补偿结果应公平、公正、公开,并存档备案。基金可以接受社会捐助,资金使用应严格审批,做到专款专用,本年度剩余资金列入下一年度赔偿使用[2]。

4.2 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生态移民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鼓励居住在保护区内偏远地区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一方面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更易开展。根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绿盾行动”的要求,对保护区核心区内存在人类活动的现象进行积极整改,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居民外迁的方法解决。保护区核心区内主要为押水行政村与蟒河行政村的2个自然庄,在保护区成立前就已存在,其中押水行政村有10个自然村在核心区范围内,蟒河行政村有2个自然村在核心区范围内,17个村共计323户。据调查,核心区内现有村民中有80%有意愿搬出,优先选择自愿且现居住条件差的居民逐年搬迁,进行妥善安置。退一步讲,可以区别对待,押水村的发展情况看,将来即使不进行补助搬迁,随着人口的减少,仍可实现自然搬迁[3]。

4.3 推进“一区一法”建设

加强法制化建设,依法推进自然保护区发展。保护区要制定普法计划,形式多样地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培训和普法工作,切实提高保护管理人员和公民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法律意识。积极争取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努力推进“一区一法”制定工作,争取早日通过政府审批、人大备案,顺利颁布《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核心区内生态移民问题的有效解决。

4.4 加强社区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培训

发挥保护区的科技、人才优势,帮助社区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科学致富,为社区居民在科学种植、养殖、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生产经营、特色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专家服务和培训,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同时,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诸如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物流配送、园艺技术等外向型劳务技术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加大社区居民外出就业的空间。

猜你喜欢
金钱豹猕猴野猪
萌萌的小野猪
吃烦恼的金钱豹
小猕猴征集令
小猕猴学习画刊
骆驼的秘密武器
金钱豹身上的彩纹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智慧的野猪
骆驼和金钱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