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策略的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寺大隆林场为例

2019-01-10 19:03相培应徐培会马建成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干旱地区林场技术推广

相培应,徐培会,马建成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张掖73400)

1 林场基本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寺大隆林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属于高寒半干旱气候,地区气候具有干燥少雨、光能丰富、温差大以及夏季短暂炎热等方面的特点,年降水量在104~328 mm之间,平均气温在7℃左右。全年蒸发量在1 639~2 341 mm,灾害性天气以霜冻、干旱以及沙尘暴等为主。虽然地区干旱少雨的特征,会对林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但昼夜温差大以及日照时数长等优势,也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

林场具体位于肃南县境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祁连山地区生物群落最为完整、森林植被最为丰富的核心试验区,同时本林场也是国内唯一水源涵养林生态定位研究基地。事实上,林场所在地区并不属于完全干旱地区,区域内拥有一定量的水源。但因为长年过度开垦以及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等方面的原因,使得部分地表遭到了严重破坏,对地区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形成了直接影响[1]。

2 林业技术推广作用

2.1 保障作用

由于生态林业属于多功能、多目标森林体系,建设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实施林业技术推广,可以在提升造林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同时,对生态林业建设形成良好保障[2]。同时,由于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水文环境相对较干,森林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对各种科学技术优势的借助,对地区干旱问题进行缓解。

2.2 经济作用

实施林业技术推广,能够将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达到有效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与建设质量的目标。各项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在扩大林业面积的同时,对森林经营成本形成有效控制,并可以达到优化树种、提高树种成活率等方面的优势,经济价值较为突出。

2.3 扶贫作用

生态林业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方案重要组成内容,实施林业技术推广,能够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市场的有效扩充,切实提升农民经济收入,能够对当地扶贫工作开展形成有效辅助。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民人口数量极多,展开林业技术推广,会为民众带来更加专业的林业知识指导与培训,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3]。

3 技术推广困境

3.1 推广方式存在缺陷

近几年,国家已经针对干旱地区现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林业技术推广方案,技术应用、推广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就整体推广情况来看,在实际进行技术推广时,还是存在着推广方式选择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基层林业站所采用的推广模式,多以传统模式为主,很难满足现代林业资源管理要求。

3.2 林业技术结构多元化不足

除推广方式选择存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林业技术结构多元化不足、实用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现代生态林业建设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种植方式以及管理技术,但在干旱地区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时,却在技术创新以及数量方面存在限制。

3.3 推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①没有按照林业站发展情况,及时展开管理机制调整,使得管理机制与技术推广实际需要出现了严重偏差;②技术人员推广行为相应标准规范制定存在缺陷,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根据工作标准、内容展开相应工作,技术推广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③没有对各部门、人员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归属纠纷相对较多,对技术推广工作权威性形成了直接影响,对推广工作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水平提升而言,十分不利。

3.4 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干旱地区在林业建设投入资金数额与推广工作开展数额还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各项林业建设要求,相应技术研究与开发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需要及时提升资金投入数额。

4 干旱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策略

4.1 合理挑选推广方式,注重推广手段创新

基层林业站要改变传统过于单一的技术推广模式,加强对新兴技术推广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力度,按照现代林业资源管理需求,筛选出较为适合的技术推广方案,以对整体技术推广以及落实质量进行保证。同时有关部门要按照干旱地区林业建设特点,在实践推广过程中不断对推广方式进行创新,要通过大量调研以及分析,对推广方式合理性进行保证,以达到最佳技术推广效果[4]。

4.2 增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结构

在信息化时代,林场也要抓住时代机遇,根据技术推广工作实际需要,做好各项推广网络建设与开发工作。各地区应以乡镇为单位,不断做好基础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现对整体基层组织工作条件与环境的改善。

为妥善解决林业技术结构方面问题,林业部门需要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利用林场目前在科技兴场工作中所取得成果,做好技术结构调整工作,应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做好技术人员结构调整以及先进技术引进、推广等工作[5]。在进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利用多种激励手段,对推广人员积极性形成有效带动,做好推广人员素养培训、强化工作,以促进推广工作开展。

4.3 构建健全工作标准,优化相应管理机制

针对部分地区推广工作管理机制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各项机制完善工作。一方面应严格按照林业站发展现状,实施动态化机制调整模式,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根据推广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保证各项机制内容适用性;另一方面应对人员推广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做好工作标准制定工作,以为技术推广质量进行保证[6]。同时需实施责任细化模式,要将各项责任详细划分到个人,做好责任权属划分,保障各项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在进行工作标准制定与完善过程中,基层林业部门需按照推广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与规划,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标准,保证技术人员可以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进行工作。同时林业部门应借助工作标准功能优势,对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评估工作开展展开协助,以对技术推广工作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水平进行不断提升。

4.4 完善推广政策环境,促进推广工作开展

为保证干旱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力度,做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有关部门不仅要对推广工作相应规范标准进行完善,同时还应建立起良好的林业技术推广政策环境,以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奠定良好环境基础。一方面,要从经济角度入手,通过税收优惠、经济扶持以及长期贷款等手段,对林业技术研发以及推广工作开展进行支持,并要对参与工作的个人以及企业予以一定资金协助;另一方面,从政策角度入手,对一线科研人员予以一些政策方面的奖励,要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成功带动起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有关部门需对技术推广机制做出适当调整,做好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工作,带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并应以此为基础,将成果效益与科研人员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5 拓展相应资金来源,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有效缓解推广工作资金压力,保证工作开展,保障资金充足性,林业部门应加大对资金获取来源渠道的拓展力度,要在与上级部门进行积极沟通的同时,通过其他多种手段,获得相应资金支持。因为林业推广属于公益性工作,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担保为主,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大在该项工作中的投入。

本林场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经营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多样化经营模式,为林场持续性发展以及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资金方面的保障。种苗繁育基地、综合养殖基地的建设,为林场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这对于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而言,极为有利。

4.6 推动林业技术转化,提高技术培训力度

为成功推动林业技术转化,提升整体技术培训水平,有关部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做好相应工作:①做好各项推广资源整合,将民间科技组织、推广机构以及林农专业户等力量有机整合起来,集中资源优势,逐步对推广网络进行优化与完善;②利用政府职能、市场调节作用,根据相应计划展开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从而对技术转化形成有效推动,加快信息数据传递效率,以对林业技术市场形成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③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基层林业部门以及林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做好各项技术培训工作,以保证推广团队整体技术能力水平;④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推广专用试验示范基地,并以此为着手点,实施林业技术开发示范网建设,以在信息化技术辅助下,高效、高质量完成各项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干旱地区林场技术推广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稿约
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