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钢丝的人让音乐可感可知

2019-01-10 06:58王雅静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50期
关键词:迈耶走钢丝哈格

王雅静

音乐人乌里克·哈格、克里斯蒂安·迈耶在现场演奏音乐

“我们在舞台上能够表演一个不存在的电影的音乐,然后让观众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根据我们的音乐想象电影画面是什么样。这是我们一个新的项目,所以我们给它的标题就是不存在的电影画面。”乌里克·哈格如是说。

2016年,乌里克·哈格和克里斯蒂安·迈耶曾为桃丽丝·多利的《福岛之恋》创作音乐《Asa Nisi Masa》,这一作曲融合了钢琴演奏录音、预先准备的三角钢琴旋律、电子乐和催眠的节奏等。这部影片的配乐通过前期大量的黑白照片定调创作而成,十分具有黑白電影的风格。电影配乐工作看似处于“配角”地位,实际上,却有着十分复杂的沟通,并且在整部影片的氛围中不容小觑。一部优秀的电影是离不开配乐的加持,比如前段时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有大量的音乐来自于电影中主角的演奏,“1900's Theme”是整部配乐的主轴,同时也是故事的Love Theme,莫里克奈在两段恋曲“Playing Love”与“Silent Goodbye”中,将这个主题做了十分优美的演绎。正因为影片中音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作曲家与导演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

乌里克·哈格觉得:“我不想让自己分散太多的精力,所以不太喜欢别人给我拟定好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更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创造出音乐,再决定哪部分可以用到影视作品中。”作曲家、音乐人小河认为,在配乐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所有的经历放在为导演制造惊喜上,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导演的需求。

乌里克·哈格将配乐作曲家的身份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一个在走钢丝的人,“有时候在高空中,走钢丝的人需要找到这个平衡,也就是将乐曲赋予某种新意义。”

关于“声音”的圆桌派:

Z:DJ、主持人 张有待

K:作曲家 克里斯蒂安·迈耶

W: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乌里克·哈格

H:作曲家、音乐人 小河

W:我与导演桃丽丝·多利在日本相识,她听到我的音乐与她正在创作的电影风格十分相符,于是给了我一摞黑白照片,让我以此为灵感去创作。由于前期有大量的沟通交流,三周时间音乐就已经创作完成。我的音乐可能会影响到导演的剪辑工作,因为他们在剪辑过程当中也会让这个画面和声音进入一个更和谐的关系。

Z:具体是想要做怎样的情感表述呢?

W:在这个主题当中,我想要表现人物角色的性格以及他们的孤独感,两个人同样遭受了命运的重创——一个人失去了家园,一个人失去了男友。两个人要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在这个时刻,我选的是一个很开放式音乐的肢体。这个影片在剪辑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个音乐,最后,我对这个音乐还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加工,当中有很多即兴的创作和添加的成分,中间有一些元素可以不断地替换和改变。根据电影剪辑之后呈现的效果改变它的声音或者节奏,不是说所有的导演都会跟作曲家有这样非常密切的合作,或者是互动。

Z:导演给你每个场景让你根据这个场景去配乐?

W:是的,就是黑白照片,照片是在现场拍摄的,用照片连起来就是这部电影。

Z:克里斯蒂安·迈耶,一般你用什么样的乐器为一部电影配乐?

K:这是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做很多数字的音乐,里面很多实验性的元素,很多我的音乐的风格都是通过电影的氛围来配,包括打击乐,包括有些中间穿插一些音乐里面的片段等等。在电影配乐当中不仅仅是传统的作曲,还会融合很多现代的东西。电影首先是配乐,就是根据电影本身的主题确定一个基调,所以说我本人创作很自由的,当你找到本身这个电影烘托主题之后,然后你再把其他的乐调进行糅合,达到整部影片的融合度或者说和谐度。

Z:你们两个人合作,为一部不存在的电影进行配乐创作,原始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K:乌里克·哈格和我认识很久了。很多年前,我们一开始就是为舞剧配乐合作,做过很多即兴的音乐,我们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之后我又以钢琴为主配了主题音乐,还有融合其他乐器的钢琴曲子,我本身不会弹钢琴,但是我还是会把钢琴的曲子都放进去。

W:我们中间停止合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他问我说你会弹钢琴吗,低音钢琴里面配其他的乐器,比如金属敲打和木器敲打的声音,能不能混合制作一下,他问我可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合作使我们觉得真的非常好。我们为我们想象中的电影配乐,使得观众通过我们的电影想象画面,这也是非常好的方式。我们在舞台上能够表现一个所谓不存在的电影的音乐,然后能够让观众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根据我们的音乐想象电影画面是什么样。这是我们一个新的项目,所以我们给它的标题就是不存在的电影画面。

Z: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导演在拍一部电影的时候,已经在他脑海里有一个音乐的存在,或者是导演本身特别喜欢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他就用他的音乐来为他的电影事先配好乐,拍完之后也会请这位音乐家为电影专门做配乐。可能你们和电影导演之间这样的合作,就像是音乐和影像之间的关系,互相来刺激和互相来影响。

W:其实我本人不仅仅做电影配乐,有时候我会做独奏的一些乐器演奏的乐曲,有时候做广播剧的导演,为广播剧配乐,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我本人很喜欢跟电影导演合作,因为我知道通过这种电影会有自己的音乐上的特色。我在戏剧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作曲的经验,有时候我不想让自己分散太多的精力,我不太喜欢别人给我拟定好你要写什么样的,我是希望以我自己的喜好先创造出音乐,看看哪部分可以用。

Z:我们看到克里斯蒂安·迈耶的剧情片的风格更多跟乌里克·哈格艺术片的配乐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片可能更注重电影的剪辑节奏和整个剧情的悬疑和恐怖或者是一种悬疑的气氛的营造。

W:是这样的。

Z:从你的作曲来看,一个作曲家可能不会觉得自己在为某一部电影配乐,而是在做声音的效果多于作曲?

K:其实两者兼具,一般我也是用普通的弦乐乐器,结构不一样,音色音质不一样,声音的设计跟传统的来说可能会增加一些元素,还有增加惊悚感,还有水晶炸裂的声音等等,我会增加很多音效,这两个对我来说都是工作的一种。

W:你在看悬疑片时也是拿到剪辑片之后再去配乐吗?

K:对,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做预告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要保证你的声音效果及音乐和它的剪辑是完全配合起来的,所以30秒钟的预告片,可能更多讲述这个东西更密集,你剪的时候会更准确,更强调音效。

Z:的确,在中国,很多时候,一个导演会跟一个固定的音乐指导长期合作,这样可以保证两个人的沟通更默契。

H:其实,我觉得如果你想满足一个人的想法其实挺难的,因为当你听到他用语言描述他的想法时,并不一定是准确地表述了他想要的东西,因为语言就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形容音乐的时候。所以你一定要想,一定要把你所有的劲使在你能不能给他惊喜,而不是满足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W:这是一个走钢丝的活儿,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有时候他在高空中,他需要找到這个平衡,但是要新意义,用走钢丝形容是比较合适的。

“我们在舞台上能够表现一个所谓不存在的电影的音乐,然后让观众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根据我们的音乐想象电影画面是什么样。”

——乌里克·哈格

“语言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形容音乐的时候。所以你一定要把你所有的劲使在你能不能给他惊喜,而不是满足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小河

“在电影配乐当中不仅仅是传统的作曲,还会融合很多现代的东西。电影首先是配乐,然后你再把其他的乐调进行糅合,达到整部影片的融合度或者说和谐度。”

——里斯蒂安·迈耶

猜你喜欢
迈耶走钢丝哈格
学走钢丝的乐乐羊
走钢丝的演员
摄影 【瑞典】安德烈亚斯·哈格维斯特
听您的
1913——1916年民国初年的百姓是个什么活法
迈耶夫妇
走钢丝的山羊
章含之:在婚姻与政治中走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