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学生“做思共生”的数学学习助力

2019-01-11 23:55江苏盐城市神州路小学王迎朋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魔盒小棒共生

江苏盐城市神州路小学 王迎朋

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展现了巨大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介入学生“做思共生”的数学学习之中,能克服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感性呈现、情境创设、辅助理解等,能让学生数学学习从接受走向生长、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单一走向丰盈、从模糊走向清晰。信息技术,对学生数学“做思共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信息技术介入学生做思共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价值意义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数学中的概念、定义、法则等都是抽象的。如何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定义等使学生内化?如何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定义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笔者认为,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打开学生数学思维之门,展现数学之魅力,从而让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数学做与思的情趣,萌生做与思的欲动,催生做与思的想象,促发做与思的成功。

1.萌生学生“做思欲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氛围。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学习探索。信息技术,可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将内隐知识可视化,进而能萌生学生数学“做思欲动”。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从网络上精心选取了许多优美的对称图片,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当学生通过观看感受、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之后,就萌生了做轴对称图形的求知欲,点燃了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好奇心。在画、剪、折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完全重合的数学本质。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功能,组织数学活动,就能让学生准确、敏锐、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知识本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激活学生“做思情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当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数学做思共生的情趣,将学生引入最佳的数学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射线、直线”时,笔者在多媒体教室的屏幕上首先出示“孙悟空的金箍棒”,问:“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什么好处呢?”有学生说:“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金箍棒可以无限长,也可以无限缩短。”此时,笔者点击几何画板中“线段直尺工具”中的“直线”,屏幕瞬间展现一条直线并向屏幕两端无限延伸,学生在直观中感受、体验到什么是无限延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闭眼想象,巩固学生的无限延长表象。然后,学生们纷纷在几何画板中画一画,体验直线无限延长的魅力。

3.催化学生“做思想象”

学生“做思共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一种想象。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造适宜条件,为学生提供数学想象必不可少的画面、情境支撑,催生学生的“做思想象”。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当学生通过将圆分成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如何尽量消除近似长方形的长边的弧度,就成为学生数学想象的前提。动手操作只能将圆平均分至六十四份,这是一个迈步过去的操作极限。如何突破这样的极限?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圆平均分成一百二十八份、二百五十六份……随着平均分的份数的增加,学生能直观感知到有弧度线逐渐演变成直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自然能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让学生感受、体验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做思共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建构学生立体认知的空间。借助信息技术,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出来。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平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二、信息技术介入学生“做思共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摆渡船”,能让枯燥的数学展现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信息技术,并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助推学生更好、更准、更深地理解数学知识。信息技术能让学生不可视的思维可视化,能让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数学内容可理解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

1.用“暗箱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知识和盘托出,而应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只有当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建构数学知识时,知识对学生而言才是有意义的。为此,教师有时需要将数学知识用信息技术包装、隐藏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暗箱”的活动。一方面,敞亮数学知识本质,另一方面外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认知上的突破,消除学生的认识盲点,让知识的本质清晰化、具体化。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为让学生认识到两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育学生的关系性思维,笔者借助flash动画技术,设置了一个看不见的“魔盒”,学生从“魔盒”的一端任意输入一个数,从“魔盒”的另一端就出来一个相应的数。如学生输入数字2,“魔盒”出来数字4;输入数字3,“魔盒”出来数字9;输入数字4,“魔盒”出来数字16,等等。这样的暗箱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两个数关系的思考:输入的数和输出的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怎样用一个算式概括这样的关系呢?借助信息技术,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形象而富有趣味性地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用“微观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属于超验性知识,尽管学生在数学做思活动中非常精细,但还是难以形成科学的结论。这样的一种超验性知识探究,不仅需要学生的“做思共生”活动,更需要信息技术的介入。信息技术能让数学知识可视化、可感化。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对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三根小棒则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在“做思共生”操作活动中几乎都达成了共识。但对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仍存在分歧,这是由于小棒本身的宽度、厚度造成的。如何让学生消除数学操作活动导致的认识上的误区呢?笔者认为,灌输、说教是不能让学生信服的。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引入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两根小棒(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线段),三根小棒(线段)围三角形的动画。学生发现,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两根小棒不能“拱”起来,而是与第三根小棒(线段)重合在一起了。至此,学生深刻认识了围成三角形的必要条件。

3.用“精细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实验,能提高数学实验的效度,让数学实验更为精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为学生的“做与思”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能引导学生对数学实验活动进行精细化的分析、计算,从而助推学生的数学实验活动。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通过滚圆、画圆等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许多学生都因为实验误差而得出圆周率为2.9左右、3.2左右,等等。借助几何画板,就可以简单还原古人的“割圆术”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先人对圆周率π的研究。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正多边形周长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多边形面积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通过数据列表,重点引导学生计算周长和直径的商,随着小数位数的增多,学生认识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让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无限接近圆周率,只有不断地增加边数。这个过程是传统媒体支撑下的教学所难以完成的。

“做思共生”是生态的,借助信息技术,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数学的抽象逻辑对接、交融。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的“做思共生”活动是生长的,能让数学本质、学生本体、探究本性有机统一。同时,学生的“做思共生”活动又是生动的,能让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性得到有效彰显。借助信息技术,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度、效度。

猜你喜欢
魔盒小棒共生
欧拉魔盒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一起数小棒
“魔盒”里的小精灵
巧移小棒
兵器 多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