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01-11 23:19陶佳祎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游戏幼儿

陶佳祎

启东市东元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200

幼儿的思维能力相对稚嫩,喜欢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游戏化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幼儿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语言技能的提升,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1 语言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

幼儿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其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安排教学环节。借助游戏进行学习,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进行语言教学时,借助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克服“不想说”、“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的困难,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发音进行模仿,对接触到的词汇进行练习,进而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并借助形式丰富的游戏,灵活运用学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对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进行表达,与身边的朋友进行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谊。

2 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1 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很多幼儿都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伙伴进行相沟通,不敢主动参与进游戏中进行交际,这很可能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1]。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游戏,并在制定规则的同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会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愉快地与伙伴进行沟通,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悄悄话传递”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坐成一排,先告诉第一个幼儿“悄悄话”的内容:“天上的白云真美。”然而请第一个幼儿将这句话进行传递,悄悄告诉自己身边的伙伴,最后一个听到“悄悄话”的幼儿,需要将“悄悄话”告诉教师,最后由教师公布本次活动是否成功。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快乐地参与进课堂游戏,并提升接收信息的能力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并建立与伙伴的深厚情谊,进而愿意主动结识新朋友,并开展高效的交流。

2.2 培养幼儿听说兴趣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活动过程中的听说练习,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说兴趣,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2]。教师可以开展“拿拿、放放”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从课前准备的“百宝箱”中取出玩具,并配上儿歌:“放放、拿拿,拿出我的小老虎。”随后将玩具放回,继续念:“放放、拿拿,放回我的小老虎。”经过两次练习后,请幼儿根据教师手里的玩具进行语言练习:“放放、拿拿,拿出我的洋娃娃。”并请其监督身边伙伴是否有说错的现象。这样的语言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听说能力的练习。

2.3 营造良好游戏氛围

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幼儿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游戏类型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游戏氛围,以此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率。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场景,也可以在开展游戏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短片,以此提升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3]。例如,在开展《不乱扔垃圾》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播放公园的图片作为表演背景,并在课前准备一些动物面具。这样,幼儿就可以在课堂活动中,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并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动物们”共同逛公园,当“小猴子”出场时,要说出自己的台词:“天气真好,吃各香蕉吧!”并将香蕉皮仍在地上。当“小兔子”路过时,要及时发现香蕉皮,并对“小猴子”说:“垃圾不能乱丢,要丢到垃圾桶里。”这样,“小动物们”可以陆续登场,在“逛公园”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表演。在兴趣的支撑下,幼儿会也更愿意与身边的小伙伴进行交流,相互合作。通过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不知不觉地学习到语言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3 结语

总之,游戏化语言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游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在设计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进课堂活动,选择能够帮助其进行听说练习的活动,并通过营造具体的情景,提高其参与活动的兴趣,进而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游戏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