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管结合
——幼儿安全的保障模式

2019-01-11 23:19高艳玲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管理

高艳玲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北清河学校,内蒙古通辽 028416

幼儿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他们几乎没有生活经验,心智水平很低。对成年人没有问题的一些事物、活动,对幼儿来说,就可能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从这个角度上说,通过管理来保障幼儿的安全,应该是幼儿园的一项核心工作,应放在教育职能之上去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护工,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去做,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严密监督,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如意。其实,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幼儿心智水平低,他们需要特别的安全管理,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几乎为零。教师知道安全的重要并对幼儿实施管理,但幼儿的配合度很低。比如我们要求幼儿不要用器械(比如画笔、玩具等)打闹,但幼儿根本就不清楚教师的意图,也不懂得其危害性。教师一眼看不到,幼儿就可能“违纪”——这个问题不解决,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做不好的。

因而,幼儿安全保障应不仅是靠管理制度和责任心,而且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其中。

1 家园联动

幼儿年龄小,对家长的信任度、依赖性要比幼儿园高得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园方的效果往往不如家庭好。但是,虽然家长们普遍也重视对幼儿的安全监护和管理,但他们缺少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在安全方面,家长多采用了严格要求(这儿不许动、那不能碰)和“吓唬”的策略。其实与园方单一采用制度管理的效用差不多,是存在漏洞的。因而,园方应建立起一个家园联动的安全教育机制。通过家长会、网络平台等,对家长们进行安全管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培训,教他们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比如,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懂得怎样应对门外的陌生人。这要比单纯对孩子说,“不许给陌生人开门”,在效果上要好得多。家庭的安全管理、教育水平上去了,园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就要高效、轻松得多。

2 教而得法

其实,教与管的结合也并不是幼儿园安全保障的“专利”模式。在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单位除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之外,也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就比较容易操作,哪怕是只采用纯理论的讲授法,也能完成安全教育任务。而幼儿的心智与成年人不一样,他们几乎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没有生活经验可以进行关联性的思考。因而,我们如果采用纯理论的讲解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基本上是起不到作用的。根据幼儿的认知特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主要的思路要把握两点:第一,要有趣,让幼儿愿意学;第二,要感性,符合幼儿直观性思维的习惯。

比如,要想让幼儿懂得并切实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其出行安全。教师不是单纯给他们讲交通法规、讲交通中有哪些可能的危害,而是设计一个模拟交通出行的童话情境游戏——如“小兔子上学”。让幼儿们扮演各种小动物,在操场上设置各种“交通工具”(由教师扮演)、交通信号等。让幼儿在“快乐的上学路上”这个情境中去进行体验。一边玩,一边听教师提示,很快就能把交通安全意识建立起来,并迁移到生活实践当中。

其他的比较适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有安全主题的绘本阅读、动画片。还可以把安全教育融入到其他学习活动当中去。比如在学习绘画时,让幼儿画安全主题的内容,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设置引导安全意识的情境(比如排队进城堡、手拉手过独木桥等)。

3 管好教师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对象是幼儿,但幼儿的配合度比较低。所以,真正的制度落实者,其实是在一线进行教学的教师。因而,在管理方面,我们与其说是用制度在管理幼儿,不如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教师身上。为教师制订一套切实保证其能力把责任心落实到位的制度。对教师进行日常安全工作监督和考核。并且,应建立一个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教师也是人,也有思想、情感,如果制度总是以批评、惩罚来执行,会给教师们造成较大的压力和负面心理。这其实并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教师将压力转嫁给幼儿的不道德行为,这就是负面心理下的安全隐患)。建议幼儿园在安全制度上,除了要有惩罚监督机制外,更要有激励举措。比如,评选“安全卫士”、安全班级,并定期对安全工作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从正面去促进教师更主动地保障幼儿安全。

综上所述,在安全方面幼儿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应是安全的重点保障对象,另一方面,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很低。对于幼儿的安全管理,应采取教管结合的模式——从安全教育着力去提升幼儿自身的安全素质,而在管理上,既要重视对幼儿的管理,更要重视对教师的管理和激励。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