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2019-01-11 23:19潘杠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科学性艺术性教学活动

潘杠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江苏常州 213023

1 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依据

1.1 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要引领着学生大量的品味、欣赏语言;朗读、背诵、积累语言;内化、组织、表达语言的。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熏陶、训练、实践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就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养成静下心来潜心会文,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养成一读书,就善于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的良好读书习惯;养成一看到好词佳句就记一记,背一背,吟一吟的良好读书习惯。

1.2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是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必须一步一步稳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的,没有走稳就要跑,到头来,是既不会走更不会跑的。语文基础训练必须按照年段循序渐进形成整体。

1.3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语文课虽然不是艺术课,但语文教学与艺术课的表现形式有相通之处,如生动形象,扣人心弦,注重情感的抒发以及形式的多样化等。上好语文课,需要构建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拓宽语文教学的课堂范围,摒弃单纯传授语文知识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观念,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有血有肉的可创造的艺术天地,具有重要意义。

2 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2.1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就是要解决学生自己知道要学什么的问题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日益增快,学生往往对庞杂的信息却不知道如何选择。比如学一篇课文,面对课文众多的知识点,学生常常不知道学什么,或作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或看电视似的直解画面而不做思考。钱梦龙老师在这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钱老师的课堂常常是学生自己便能提出问题,再分析解决问题而化为自己所有的能力。他对一篇课文设计为三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也就是使学生自己解决知道要学什么的问题。

2.2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就是要解决学生自己知道怎么学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生学法的指导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它是语文教学科学性的集中体现。教师对学法指导的方式是具体多样的,并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模式,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魏书生曾谈到:“我们应当教育这些普通孩子一点做人之道,以使他们将来能在困难的环境中使自己能够灵活自处,教给他们一点抵御腐朽观念的能力,教给他们回击白眼、讥讽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做到“文道合一”。

3 实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3.1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多样化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艺术包括课堂教学的艺术、课堂管理的艺术以及优化教学的艺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实质就是讲求教学艺术,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与学生交流的教学技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既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要解决知识认识问题,更要注重情感、情绪和意志力的培养。

3.2 做到以人为本,教育者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达到和谐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将文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他们读,教他们思,教他们写,去探索、发现和表达他们感受到的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粒沙里看世界”,我们虽然被生活固定在某一个点上,但艺术家的的灵感和特质可通过一语、一诗、一画、一文去展现,通过新奇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去实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猜你喜欢
科学性艺术性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