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2019-01-11 23:19张平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生命阅读教学教材

张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华小学,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1 生命教育渗透在语文阅读教学时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生命教学的意识

一方面因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自己本身就对生命教育的观念比较薄弱,错误的认为学生的生命教育不重要,更不会认真的去寻找教材和身边中有关生命的材料,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本身对生命教育教学的能力不足。虽然教育局和学校也会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但是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导致很多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方式不够掌握,也就无法有效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工作。

1.2 对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深度研究不足

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在进行语文阅的教学中只针对教材和考试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即使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只是浅尝辄止,寥寥几句就带过,这也使得学生难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学到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能动性。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生命教育的内容素材,但是因为教师对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研究的深度不足,使得原本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知识也无法被发现和利用,无法发挥其本来应体现的价值。

1.3 相关生命教育的教学方式不足

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坚持教师是主导,对学生教学的方式以“满堂灌”为主,忽视了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应作为学习中的主体的思想,学生对于知识体验少、课外延伸少,学生的思想被限制在教材和教师个人对事物了理解之中,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意义的内容无法被发掘,学生自己体会不到,也没有形成清晰的生命教育的理念。

2 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转变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错误认识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社会经验也十分匮乏,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这就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因此,想要将生命教育有机的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选就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对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教师滋生应具有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通过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不但只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而是能够帮助学生尊重、珍惜、热爱生活和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只有对生命教育重要性提高认识,才能够更认真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工作。

2.2 深度发掘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

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关注,同时在新教材改革中也有很多包含生命教育的教材内容,有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和谐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帮助学生感恩生命美好的文章等等。这也都需要教师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才能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深入生命教育内容,实现教学的目的。例如,教材《小蝌蚪找妈妈》这篇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章了解生命的特点来认识生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则是通过周恩来先生年幼时的设计来鼓励学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等。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素材深度发掘并巧妙利用,才能更好体现生命价值原本的价值和作用。

2.3 优化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内容,就体现出国家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中也要掌握适宜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的体验和关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学生观察生活和理解生命,等到学生自己有了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进而逐渐的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例如在《纸船和风筝》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读几遍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将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学生分别扮演小松鼠或者小熊,再由一个学生来读旁白,然后将文章进行再一次的朗读。

3 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中,生命教育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和变化下的上实际要求,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及生命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在生命教育中学会珍惜生命、学会感恩和奉献等精神,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到路以及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综合性人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命阅读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