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数学

2019-01-11 23:19刘玲伶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公式分层题目

刘玲伶

重庆市开州区和谦镇中心小学,重庆 405400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进,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考虑的问题。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在数学学习上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更好发展。

1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存在着不同数学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积累程度的特点,即使学生处在同一个年龄,但是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划分,通过对学生进行测验与学生谈话,运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进行科学性的划分,比如说我们可以将基础知识牢固,接受力较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为A 层,而对于基础知识一般,接受力一般,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生划分为B 层,而那些学习中缺乏自主性积极性,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被划分到C 层。在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设置,运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都在彼此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进步,另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关心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进行鼓励,循序渐进的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2 对教学目标进行差异性的分层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科目,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层级的划分后,我们要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设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的进步,在分层教学的目标设定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应当遵循教学大纲,从认知领域理解领域应用领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目标设定,另外我们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时段目标的设定,比如在求根公式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对a层次的学生进行熟练推导公式,熟练应用公式,解决较难问题的目标设置,对于b 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了解公式推导过程,并解决相关问题的教学目的,而对于c 层次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先学会怎样用公式解决问题,在逐步的对学生进行求根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加深他们的记忆。再比如当我们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的时候,对于a 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概括,同时布置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b 层次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在习题中进行有效应用的目标,而对于c 层次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置熟练的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且能在一些简单的题目当中进行运用的目标。

3 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对教学主体和教学目标的分层,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学习目标,而对老师来说,运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对于推进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教学的课堂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层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在自我层次上提升自我,比如说对于c 层次的学生而言,我们要让他们从简单的题目入手进行解答,在授课过程当中着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对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模拟。而对于b 层次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解题的程序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一些基础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帮助他们巩固既往所学的知识。而对于a 层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在题目设置当中应用较难的题目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堂课的时候,对于c 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反复的对角平分线和中线定义进行讲解,并且运用课上提问,课下辅助,等方式加深学生们的记忆点,提高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们的意向,而对于b 层次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布置几道利用角平分线和中线进行的习题锻炼,学生将知识应用在具体题目当中的能力,而对于a 层次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运用拓展迁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基础上,解决其他问题,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维度,这种有梯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a 层的学生不会觉得课程无聊,c层的学生也不会觉得课程简单。

猜你喜欢
公式分层题目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追根求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