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2019-01-11 23:19格桑旦达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协作意识

格桑旦达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中学,西藏拉萨 850000

1 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的关键意义

1.1 有益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在平时会接触到很多合作相关的活动,比如运动会、班级大扫除等。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法,能够增强学生与课程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因此,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师,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关键性,这样才能将合作学习的效用体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进而引领学生具备数学素养,为学生创建出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

1.2 强化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思维意识

站在初中生角度来看,其应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思维意识、竞争意识,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有益于学生的健康阳光成长。通常状况下,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层面,还是身体层面都不够成熟,如果没有对其做出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其形成极端的性格,这对于学生的良性发展无疑会起到负面作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课程教师就应在课堂授课期间,选用合作学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调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致,强化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思维意识,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和成长道路。

1.3 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合作学习法,可以弥补以往课程模式的全部不足之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整体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引领学生具备团结协作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还能够与同学一同商讨,转变以往“授-受”的课程模式。待学生拥有团结协作意识以后,课程教师便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相互帮助、相互督促。

2 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对策

2.1 结合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划分学习小组

在合作学习实践期间,课程教师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做出思考,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因素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别。因此,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师,应该预先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业情况、个性化特征,并且通过整合分析以后,划分各个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实力相当,继而将分组学习的作用展现出来。

2.2 创建教学情境,提起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致

从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是借助对大家的力量处理学习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数学课程知识的兴致,会直接决定合作学习成果。站在课程教师的视角来看,其要想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程环境之中,就应在设计编排课程内容时,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出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以此提起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致。

例如,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教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课内容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几道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分析方程两个根的和与积。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比赛,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如果某个小组计算的答案不但正确,而且还非常快,就记为胜利。

2.3 恰当分配小组学习的合作时间

小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学生学习十分有利。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组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只有为小组安排适时适量的讨论与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的进度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灵活安排。针对某些难以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将小组学习的时间延长,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观点,启发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内容。

3 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法属于一种新颖的课程模式,将其运用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不仅可以提起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致,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思维,这对于学生数学综合实力的增强无疑会起到推进作用,继而可以确保初中数学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协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团结协作成功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协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