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2019-01-11 23:19赵隆香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环节微课

赵隆香

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东村逸夫学校,青海格尔木 816099

1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新课标强调“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社会性与综合性特点,教师需关注教学创新问题[1]”。因此,需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网络教育资源,促进对优质教育素材的整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助力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这便需要教师重视对微课的运用,充分把握其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动授课、多元思考、直观感受、深入学习中,具有唯物史观,走进历史事件与英雄人物,具有初步的历史理解与史实观念。

2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 实现趣味导入,促进深入学习

导入环节是初中历史课必有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知识进行提前了解,可使学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的背景,产生对将要学习的历史知识的兴趣。在导入环节应用微课,应当快速吸引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注意力,提升教学有效性。在传统历史教学导入环节,基本靠口述或制作好的PPT 进行知识展示[2]。譬如:教师口述相关历史故事,介绍课堂的教学内容,或用PPT 展示历史知识结构图等,这样的导入教学定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利用微课却可以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历史知识或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知识,通过视频或动画可以做到图文并茂,以便促进形象施教。例如:人教九年级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前,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进步,通过筛选有益网络素材,以短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火车的发展史,可从最原始的英国人发明的蒸汽机到现代的磁悬浮列车;可以用最原始的汽车与现代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工业革命必要性。通过多角度展示、案例引入,让学生回顾科技发展历程,其对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2.2 促进多元授课,培养自学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积极运用微课,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多元化授课,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可结合历史知识板块内容,引入小课题研究、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通过微课施教,促进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探索,使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中心,感受历史发展的脉搏,具有深切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在授课环节应用微课,增强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使其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探讨,形成新的认识。

例如:在人教七年级上《秦统一中国》教学中,可播放热播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相应片段,引出网友对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评价,有人说“正是因为有秦始皇这样大格局的帝王,才有了中国的‘大一统’。使我国没有像欧洲那样,呈现众多小国林立的局面”、“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历史的倒退,他也是暴虐之君”等。

2.3 重视智慧授课,加强知识巩固

鉴于中学生历史学习感受、思维发展情况、知识消化等存在较大差异。在课堂施教后,教师应重视对微课的运用,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使其展开个性化学习探索。

例如:在八年级上《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后,教师可制作多层次的知识巩固课件,分发给历史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使学生观看相应教学资料、教师精选的视频文件,透过历史人物与事件发展,温习、理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 结语

综上,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当具有信息素养,加强微课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3]。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使枯燥学习变得趣味化,让学生更真实地感知历史、走进历史,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时要做到科学合理,不能为了“省事”,而对微课产生依赖性,这样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耗费学生精力,无法有效提升历史课教学效率,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作用。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环节微课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