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9-01-11 23:19斯日古楞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斯日古楞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各阶段的教育体系都在不断深化改革,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从课程体系建设到课程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过程中。在各阶段的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育”的重要课程。只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1 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审美教育是学生“美育”发展的关键,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为美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利用音乐这门工具感受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也能在生活中感受音乐艺术,渐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行为道德,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针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通过音乐鉴赏,学生能够与音乐作品大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和音乐表达的情感,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 音乐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为了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素质教育的育人效果,新课程理念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更加具体而明确的阐释,同时为课程教育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音乐课程教育中不仅仅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课程的情感,更要在音乐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利用音乐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对演唱情感和演唱内容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例如让学生演唱爱国歌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歌曲情感分析歌词内容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音乐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也有着较强的优势,音乐课程内容生动丰富,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过程,将高深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3 实施音乐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益智功能,是促进学生“智育”发展的关键内容,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进行探索,在探索和感知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通过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学习音乐知识内容,这有利于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美音乐还能帮助学生舒缓身心压力,使学生更好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活动中,学生集中精力才能活跃思维。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师还要落实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中也有赖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展开深度思考,才能使学生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节和音乐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在这样的活动中完善学生的思维发展。

4 实施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要求顺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促进音乐教学的个性化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正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一些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天赋,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较强,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水平和音乐造诣,反之,也有一些学生对音乐感受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的引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使学生能够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实现音乐教学的个性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 实施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各阶段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关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音乐课程则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教师整合音乐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活动由无意识的认知活动转换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只有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中,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长期以来,各阶段的教育活动受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习惯于索取,以提高分数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而素质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因此,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个性,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音乐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拍拍手,跺跺脚等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使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能够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种兴趣和热情散发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

6 实施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素质。音乐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结合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音乐即兴创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和广大的社会天地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艺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深入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声音,并且利用这些声音进行音乐的创编,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7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方方面面的成长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实施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当不断加强音乐课程的教育,并且促进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