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辣椒技术促进产能提升

2019-01-11 23:19强巴卓嘎红英杨亚辉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侧枝蚜虫辣椒

强巴卓嘎,红英,杨亚辉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00

1 原生辣椒栽培(温室早熟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原生品种要选择耐寒、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

1.1.1 金鹏一号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选育。无线生长型,开展度小,坐果能力强,果实高圆、大小均匀,光泽度好。着色均匀一致,耐储运,风味佳。

1.1.2 中研100

北京中研益农种苗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无线生长型,果实呈现粉色、生长态势较为旺生、茎粗节短,花量大,叶量中等,连续坐果能力强。

1.2 种子处理

药剂处理: 将种子浸泡在1:1000ml 水与高锰酸钾混合溶液中,15 分钟以后,种子会吸收药剂或者黏附药剂,再取出晾干,从而附着在种子内部或表面的病原菌或害虫就会被消灭。

1.3 生育期

12 月下旬至次年1 月下旬为播种时期,2 月下旬至3 月下旬为定植时期,4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为收获时期。

1.4 育苗

穴盘育苗

1.4.1 营养土配制

将腐熟羊粪为主的有机肥料和三年内未用作茄科作物菜园土混合制成营养土,二者体积比质量比为3:2,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10g.m-2 的量拌土。

1.4.2 穴盘规格及装盘

用直径9cm×9cm 的50 孔穴盘,将穴盘提前一天装满浇透水,次日,在每个穴孔播种1 ~2 粒,再覆盖药土1cm,适宜厚度为能将种子盖住。在苗床上搭小拱棚,铺设能够保温保熵的地膜,也可以直接购买商品性的基质使用。

1.4.3 幼苗期管理

在出苗率达到85%的时候进行通风防治苗期徒长,同时要保证夜间温度,夜间温度不低于10℃,白天温度不宜高于28℃,在定植前7-10 天要进行练苗。

苗期应保持畦面湿润(从幼芽出土到练苗阶段为苗期)。出苗后5 ~6d,可喷一遍1.8%阿维菌素乳油1000 倍液以此预防蚜虫等害虫。当幼苗生长至有3 片真叶,喷叶面肥提高苗期的抗病、抗逆性,保证培育壮苗。若长至6 至8 片真叶,始花现蕾时即可定植。

1.5 整地施基肥

茄果类蔬菜为前茬的地块应该被避免避开前茬是茄果类蔬菜的地块,清除田间杂草和植株残体,浇透底水。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500 ~4500kg,尿素10kg,并对种植地30-50cm 深度土层进行耕翻,保证根系生长。

1.6 定植

1.6.1 定植时间

原生辣椒种应于3 月中旬至4 月上旬定植,晴天为最佳定值天气,定植后浇水,幼苗根部应保持湿润,护根苗不用遮阳缓苗。适时观察如缺苗应及时补栽。

1.6.2 定植密度

栽培时应运用宽窄行起隆覆地膜,窄行50cm、株距35-40cm、宽行80cm,4000 至4500 株为每亩合理种植密度,定植后浇缓苗水。

1.6.3 定植方法

定植前用722g.L-1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 ~1000 倍液蘸根。定植时,秧苗低于畦面1cm,然后再用土把定植孔封严。

1.6.4 定植后管理

温度: 为促根系生长应在定植后4-5 天保温不通风,适宜温度为28-30 度,缓苗后通风降温防止徒长,适宜温度为20-25 度,早春时,白天时着重注意降温、夜间注意保温,昼间适宜温度为20 至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开花坐果期注意加大通风促进授粉。

湿度:门椒现蕾时,每亩随水追施复合肥20 斤,后盛果期,每亩随水追施复合肥25 斤。

植株调整: 打杈--搭架子--绑蔓--打老叶(病叶)中耕除草

一般遵循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进行除草,如果进行高垄栽培应该遵循深耪沟、浅耪背的原则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中耕时前浅后深,避免伤根。

1.7 采收

6 月初至11 月份进入收货期,可根据需要适时采收。

2 再生利用栽培技术

2.1 再生枝选择

当原生植株进入生长后期(11 月中下旬),随着气温偏低,植株开始老化需要及时拉秧处理。 本技术需要返老还童重新培育健壮侧枝再生利用,建议从门椒下的主茎上留再生枝,此处栽培空间比较大,时间较长,易于获得高产。

2.2 整枝清园

在其基部留1—3 个生长旺盛分生侧枝,然后将上部距侧枝5—10cm 以上剪掉,适当包扎伤口利于伤口愈合;同时清除其他杂物出温室,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雾预防病害。

2.3 水肥管理

整枝后立即追肥,以每株施复合肥0.15kg 为宜,及时浇水,以不干地表为宜。

2.4 温湿度管理

此时进入冬季养根阶段,需加盖保温被提温,保证棚内气温不低于10℃,白天街去提温,太阳落山前放下保温。

2.5 再生枝条管理

进入早春随温室内升温再生植株开始旺长,但枝条较弱,将侧枝固定于原保留的架子上,以防倒伏,一般宜在晴天进行。每隔三天检查枝条,打掉分生小枝,留2-3 枝强壮侧枝。

再生枝条被固定以后,为枝条生长出新侧枝,促进新芽发生,应做到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首先,将上年用的旧地膜撤去,用将栽培垄两侧与中间的土用锄头充分翻松1 次,其次,每亩在垄中间暗沟内埋施优质农家肥,复合肥20 至30 千克,再进行培土,培约栽培垄约为20 厘米高,并浇1 次大水。(有条件可以重新在垄上铺地膜)

开花结果期,掌握15~20 天浇1 次水,随一水追1 次肥,每次每亩冲施尿素20~25 千克,磷酸二氢钾5 千克,后期注意追施硫酸钾肥,还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止植株早衰,其他管理同常规栽培管理措施。

2.6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有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和蚜虫、烟粉虱、蓟马、斑潜蝇等,其中蚜虫和疫病需要重点防治。

2.6.1 蚜虫综合防治

(1)物理防治

在生产棚通风口、出入口处设置40 目-50 目防虫网,将风口、出入口完全覆盖,对蚜虫等小型害虫成虫有隔离作用。

定植后应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等小型害虫发生动态,每667m2挂设10-20 块。色板下缘应高出蔬菜顶部10cm-20 cm。

还可在棚室风口悬挂银灰条趋避蚜虫。

(2)化学防治

可选用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按照每667 m2 制剂量15 ~20mL 用药。由于蚜虫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新叶或叶背面隐蔽处,打药时宜选择晴天中午,重点喷至植株新叶及叶背面。

2.6.2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

(1) 前茬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植株残体,深翻土壤,与非茄果类蔬菜轮作;

(2)土壤处理:通过物理(高温、低温)处理;药剂处理(98%恶霉灵可溶粉剂)

(3)加强田间管理(控制高温、高湿)

(4) 及时清理病株,用722g.L-1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200 陪液灌药,每株150~250ml,10-15 天一次,发病期适当控制浇水。

2.7 适时采收

从次年4 月底进入收获期,正值市场淡季,经济效益高。收获时,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3 结语

西藏地区秋冬季节的昼夜温差大,一般的温室都很难培育茄果类苗,如果此时对即将拉秧的辣椒再进行剪枝复壮,能够促进植株的第 2 次发育。可以实现辣椒生育期延长至2 年,与重新育苗移栽相比,可节约种子、肥料、人工、机械等成本约0.2 万元 /每亩,延长采果期 25 d 以上,增加效益 0.6 万元/每亩左右。

通过科学剪枝复壮后的辣椒苗抗寒和病虫害的能力都比较强,还能节约二次育苗成本,免去二次整地劳务,只要按技术要求精细管理、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还能增加辣椒的产量和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侧枝蚜虫辣椒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辣椒也疯狂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拣辣椒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番茄整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