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2019-01-11 09:13单自文
学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单自文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简洁性,但是却包含了特殊的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之中和教材中的美的因素,适时因时因内容进行美育渗透,接近学生审美情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审美创造,这样不但可以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兼并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美育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4-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4.054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非常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却忽视了美育的渗透。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常常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美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气质,而且能不断提高學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和美育结合起来,从教材本身出发.充分挖掘数学内容内在的美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审美享受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谈谈做法。

一、 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美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活数学的美丽图景,带领学生进入“数”的海洋。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现有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与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将单调的知识生活化。比如,在二年级数学“动物聚会”的练习环节,我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用2×5来表示。学生积极回答:“1只手有5根手指,2只手有几根手指,可以用2×5来表示”“1件衣服钉5个扣子,2件衣服钉几个扣子,可以用2×5来表示”“1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5辆自行车有几个轮子,可以用2×5来表示”等。又如,学习了“左、右”以后,我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说一说“在马路上要靠哪边行走?上、下楼梯要靠哪边行走?”从中感受左右的应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有关左右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素材用作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揭示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美。借助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逐渐形成数学美感。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小学数学书本从数开始就存在着美。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的彩图,使枯燥的数学变成直观、形象的实物,各种动物的神态活泼可爱,各种景物优美怡人;各种事物清晰逼真。给学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品味,通过观察、讲解、演示活动的展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比如,在一年级数学“拔萝卜”这一节数学教学中,我先和一名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大白兔和小白兔,同时让学生倾听拔萝卜的音乐,带其走入童话世界,真正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最终使数学美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

三、沟通互动,拉近审美感情

在课堂上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引导学生多问,多想,多说,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尽情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审美情感。教师通过眼神、语言、表情和动作给学生亲切的感觉,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是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真诚地进行表扬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肯定。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鼓动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数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做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学生主动的合作与参与。例如,学生在学习“1分有多长”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看“1分钟能拍多少下球”“1分钟能写多少字”“1分钟脉搏能跳多少下”,学生不但能够真正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还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合作能力,树立了自信心,也深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启发思想,激发审美创造力

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想象能力。雪莱曾经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能力。所以,教师要选择在适当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审美创造。例如,在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这些平面图进行拼接组合认识其他图形或自己喜欢的图形,比较哪个小组拼出的图形最多。由于小学生还处在喜欢玩乐和亲自动手的年龄阶段,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一定会吸引学生积极加入。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相互对比自己拼摆的熟悉的图形,训练动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最大程度发挥了小学生的创造型和主动参与性。在学生都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所拼摆的图形有没有完全相同的,于是学生在通过自我实践以后细心观察合作成果。就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巩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通过思考和想象力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五、课后作业中欣赏数学美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不仅应考虑巩固知识,还应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育欣赏。例如,学习了一年级数学“小明的一天”以后,我会先让学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一天,从中感受时间的应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合理安排时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美感,进而诱发其创造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蕴涵着美的科学,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有效方法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学习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丽华,李国强.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4).

[2] 吴高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2(7).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