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湿地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探讨

2019-01-12 06:28毅,袁
绿色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天鹅湖株洲市营造

朱 毅,袁 潜

(1.株洲市石峰公园,湖南 株洲 412000;2.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1 引言

在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建造过程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是必不可缺的环节,而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原理、原则,还是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按照公园中不同功能区域的植物配置,都是园林设计师需要考究的。另外,在公园湿地植物景观配置完成后,如何对其进行养护管理,也是当前公园湿地建设的重要问题。虽然当前大部分公园湿地都有其特殊性,但公园湿地相互之间同样具有共同的属性,因此,将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作为案例,对于公园湿地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2 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涵义

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建设为例,通常来说,公园湿地植物景观主要从生态化、人性化、美学化三个角度出发,根据公园湿地中不同功能分区来选择适应生态需求的植物景观,以此来塑造不同的植被景观(图1、图2)。

2.1 植物种植配置设计原则

在对公园湿地植物群落配置过程中,为了兼顾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景观,可以将多种植物进行适当搭配,能够与周围景观相宜。不仅如此,为了物种在湿地环境中能够保存足够的种群大小,必须考虑使其物种的自身维持能力,且物种后续存活也需要专业人员日常养护。公园湿地的驳岸一般都以多样化、自然化、本土化为主,在为公园湿地配置植物时,尽可能采用本地自然草本植物作为公园湿地植物,这样既能保证公园湿地植物的自身维持能力,又可以减少日后的植物养护成本[1]。另外,在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的林地设计中,林地建设以多样化和自然化为主,通常都采用林、草混合植物,道路周围的树木最好不要太过紧密,尽可能保持树木稀疏,将树木以自然搭配的形式分布在草地上,这样既不阻挡视野又能够依照生态化原则。

图1设计总平面图(作者设计)

图2 效果图(作者设计)

2.2 公园湿地植物景观分析

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在设计层面上,充分结合了当地特色,在公园湿地中应用了多种多样的本土植物种类,使得公园湿地中既有地域特色,又蕴含丰富层次的植物景观。下面将从生态角度和美学角度两方面出发,以此来对公园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

2.2.1 生态角度

(1)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结合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植物景观的建设,无论是人为对湿地公园进行改造,还是营造一个全新的植物景观,一般都需要以整个群落作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的只考虑某个物种。另外,在改造原有生态环境时,必须要保留原有生态群落中的关键物种,并在引入外来物种时,要对各方面进行考虑,以营造一个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2)植物景观与周边景色的相容性。在对公园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时,不仅需要考虑植物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匹配度,还需要对植物景观与周边景色的相容性进行考量,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以保持原有生态环境和景观协调为前提。公园湿地植物景观在配置时,要考虑过去、现在、未来,并以原有生态环境作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将三者进行联系,做到因地制宜。

(3)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为例,采用的就是自然生态恢复和人为改造的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采用自然生态恢复的形式来建设公园湿地,湿地中的植物景观往往需要经历生物演替的过程,此过程相较于公园湿地建设来说,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过程[2]。随着植物种植技术的发展,对于部分植物可以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使植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但是若要达到相对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依旧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对其进行雕琢。因此,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建应当尽可能在生态植物群落稳定后,以此来保证公园湿地植物景观能够呈现出最终效果。

2.2.2 美学角度

目前,人类对于自然美的认知正在发生改变,从以往的人本主义阶段逐渐向生态主义阶段,生态主义的自然美,是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基层,创立了适应新时代人们需求的美学体系。公园湿地的建设正是以生态主义美学作为原则,尽可能的将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美展现在民众视野当中。

(1)湿地植物的群体美。公园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突出植物群体美,在对植物群落进行远观时,要呈现出带状或大面积栽植,使其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以此来突出此公园湿地的特色。例如在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中[3],将芦苇、旱伞草、鸢尾配置在一起,不仅使植物的局部产生视觉美观,在整体上来说,也带来了整体美。

(2)虚实结合的美。水、天空以及驳岸植物的相互作用,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为例,天鹅湖岸边的树木和水中倒影相互映照,使该地区产生了虚实结合的美。不仅如此,还能够利用其它自然因素,如雨、雪、风、霜等,都会使公园湿地产生一种意境美,而为了保证美景能够持续,公园管理单位要注重湿地湖水的净化以及水底生态修复,定期清理水面植物,保证湖水的清澈(图3、图4)。

图3施工后的照片

图4 施工后的照片

3 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

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位于株洲市荷塘区红港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为32 hm2其中天鹅湖湖面绵密为20.8 hm2。在天鹅湖公园湿地还未营造前,由于多年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天鹅湖湖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后来经过对其生态改造,天鹅湖公园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生态公园,对于株洲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3.1 湿地植物现状

在早年中,由于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鹅湖荷花池通常处于塘干荷残的景象,自从经过生态改造后,原来4000多m2的荷花池,已经变为现在景色优美的湿地植物景观。而原来的“Z”字形桥梁,改建为如今的风雨景观连廊。随着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中合理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该地区植物群落呈现出一种自然生态美观,且植物与周边景色相容度较高,两者之间相互协调[4]。

3.2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在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规划中,主要是以天鹅湖周边景观为主,将其规划成为湿地植物群落体系完善、生态健康的公园湿地,并根据公园内部的不同区域,来对公园湿地内的植物景观实施分区规划,总共分为自然植被恢复区、驳岸景观植被区、水生植被观赏区以及道路绿化带等,并结合当前天鹅湖公园湿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了相关措施。以自然植被恢复区为例,首先是禁止普通游客入内,防止正在恢复的湿地自然植物受到人为打扰,再从其它地方引进湿地原有的植物品种,合理的搭配色彩和高低比例,使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增设适合鸟类栖息的乔木,如引进墨西哥落羽杉作为乔木植物,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鸟类能够到此栖息繁衍,促进公园湿地中的生态平衡,使其成为人类、动物、植物能够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随着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园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公园类型,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建设公园湿地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湿地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该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对公园湿地植物的种类进行分配,而是对植物的功能、美观、季相性、存活率等进行系统化考究,并在保证原有植被群落的情况下,引进新的植物来保持湿地内植被群落的美观。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分析现有的公园湿地建设成果案例,使此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以此来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生态自然植物景观。

猜你喜欢
天鹅湖株洲市营造
一起去天鹅湖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2020年株洲市复用餐饮具专项抽检结果分析与安全状况评价
荣成“天鹅湖”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