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小学生

呈贡区七甸小学,云南昆明 650599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选择的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一部分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一味地将数学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教学课堂氛围十分呆板、沉闷,这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依然由自己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大大阻碍了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 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2.1 广泛利用生活元素

为了有效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活问题。同时,要运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时,可以在讲解例题时,添加一些生活元素,将枯燥的数字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带领学生进行运算练习。将“50-25”这个算式的题目改为“老师一共带来了50个苹果,吃了25个,还有几个苹果?”;将“22+16”这个算式的题目改为“教室有22个同学,上课铃响后,又有16个同学回来了,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通过这样的简单转换,在题目中加入生活元素,以减少公式带来的枯燥,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记忆,推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可以创设一些相关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2.3 加强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除了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师在课下作业的布置中也要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之外,在真切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人民币的样式、币值及作用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去一趟菜市场,充当妈妈的财务管理员,帮妈妈付钱,并且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人民币的样式和数值。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亲身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使用及重要程度。

2.4 创新是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评价工作

评价工作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设计实施,而且要有评价和反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从生活化理念的融入来看,教师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从而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更加准确的评估。由于我们重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育生活化的理念融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的评估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能只是关注在数学的知识,掌握方面更要关注他的应用情况如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可以发挥综合的功能,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更能够促进数学知识,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迁移,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很强,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抽象水平去认识数学学科,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数学的学习挑战,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效果。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以此不断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