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课程中德育教学实施模式的研究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音乐课德育中职

海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烟台轻工业学校),山东烟台 2651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人才紧缺,为了满足时代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教育部门提出新的改革政策,以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转变教师思想,让其认识到德育与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将德育融入到音乐课程,从而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1 目前我国研究现状

1.1 德育教学实施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代社会。因此,为了与时俱进,中职院校将德育教学融入到音乐课程中,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核心,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综合素质提高都非常有效。所以,在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实施德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中职德育教学实施的目的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主要是以培养优秀的技术型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人才为主。在实践该目标过程中,教育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在中职的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加入德育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1]。

1.3 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水平较差,不良习惯偏多,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对未来有困惑等问题。再加上中职院校的学校普遍都是已辍学或者是在社会游荡的地痞流氓,很多家长为让其在社会立足,通常会选择将其送到中职院校并学习一门手艺。所以在此现象下,教育部门提出了增加中职院校学生文化课的内容,以在其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1]。

1.4 中职教师存在的问题

中职的教师因过度重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把控程度,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在国家长久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基于中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导致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只具备专业技术而没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因此这也就会使其在社会工作过程出现较多的问题。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对课堂氛围进行很好的调节,这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降低学习效率。据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中职院校在考核的时候,技术的评分要高于综合素质的评分,致使学生认为只要技术水平,其他成绩也就不重要。由此可见,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教育部门倡导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2 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在音乐课中融入德育教学,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无论是对课程的创新,学习氛围的改变,还是课本的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1 改变教学内容

多数情况下,中职学校设置的音乐课,很难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由于学校和学生都认为音乐课在将来的就业中用处不大,这也就导致音乐课课时安排较少,教材单一无趣等现象的出现[2]。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有限的音乐课中丰富教学内容,做到突破创新。如,在音乐课的教学中适当加入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的流行音乐,并在欣赏结束后增加一些有关歌曲的故事,从而在丰富学生的见闻的同时,让学生从音乐家艰苦创新的一生中,领悟遇事不放弃就会有所收获的道理。所以说,改变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建设,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人生价值[2]。

2.2 加强教师素养

作为德育教学的工作人员,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从自身出发,并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进行学习,才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另外,在实践中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以及早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3]。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音乐课中加入德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缺少对德育教学的重视,所以相继也就出现了德育教学水平较低,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德育教学进度的正常实施,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重视德育教学,从而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课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