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2019-01-12 15:08刘旺忠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想古诗词诗词

◎刘旺忠

诗词是一个诗人人格的集中体现,内含独立的创作精神,反映着高度的理想追求,甚至建立了一个独立存在的诗词世界,这就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色彩,是古诗词流传至今依旧为人们所喜爱和追捧的原因。所以,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帮助学生塑造踏实的文化基础,古诗词的教学融合必不可少。

一、唤醒诗词精神

古诗词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文学,也是一种由汉语言文字形成的独立艺术。从形式上看,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的形象之美;从内在来品,具有想象丰富、渲染浓郁的意境之美;从情感上来谈,往往以小见大、以浅入深、以点带面的深刻之美。这就是古诗词中的文化和精神,充满了对文字的使用和表达技巧,富有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双重效果。

但是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存在古诗词内容欠缺的问题,教材中的古诗词寥寥无几,这与国家大力推行与倡导传统文化入校园的教育思想相违背;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停留在古诗词的表面,仅仅要求学生能懂大概意思,学会背诵即可,这并不能满足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输入。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古诗词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扩展古诗词的学习范围,改变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

因此,教师必须要唤醒古诗词的精神,从教学目标入手,改变传统的思想,树立新的教学风向,将原来的注重背诵和默写,逐步纠正为重视古诗词中的内核文化和诗人的精神领会。比如在学习李白《将进酒》一诗时,除了熟知诗句的翻译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当时李白受到排挤出京,与好友岑勋及元丹丘饮酒作乐,看似豪纵狂放,流露出享乐之情,其实也充满了李白对于仕途的失望和悲愤,同时又渲染了自己对富贵和圣贤的藐视。当学生们认识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时,就会从其中收获诗词的韵味和真意,获得其文化的根本内涵。

二、折射诗人理想

中国古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文学,在诗词当中往往汇聚着诗人的真实理想和热切诉求,是他们情感的纯真流露,是他们内心的自我剖析。通过对古诗词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刻挖掘,就能认识到他们的生命轨迹和价值取向,了解到作者的感情寄托和人生理想,这就是古诗词中的文化和内涵。

从杜甫“国破山河在”中,我们看到了他忧国忧民,声情悲壮的一幕;在李清照“死亦为鬼雄”中,我们认识到她对项羽的崇敬之心,也映衬了自己的坚决和意念;从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我们了解到他对祖国统一的高度追求,对国泰民安的最后希冀。从这些诗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于国家的热爱,而古诗词正是他们表达这份情感的方式。透过这些诗词,教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理想追求,让他们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文化,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古诗词在渲染和扩展诗人理想和情感的同时,还能促进各种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比如唐代林杰的“家家乞巧望秋月”,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李隆基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等诗句中,分别展示了古人度过乞巧节、清明节以及端午节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古今文化的重叠处和差异性,让学生从古诗词中了解到古代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诗词集文学与文化属性于一身,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结合时代特点的方式,传递古诗词中的文化涵养,同时还可以仿照节目《中华诗词大会》的形式,开展班级诗词大会,建立一个属于学生的诗词世界,在锻炼他们背诵和理解诗词的过程中,通过讲解诗人和诗歌的历史,将其中的深厚文化渐渐渗透和濡染,让新一代年轻人拥有对古诗词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并且通过学习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思想。

猜你喜欢
理想古诗词诗词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