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19-01-12 16:07杨金生刘云志
中国乳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血钙乳房患病

文/杨金生 李 琳 刘云志 宫 江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临床分娩低血钙症、乳热症,是母畜在分娩期突然发生以体温下降、昏迷、低血钙、四肢麻痹和肌肉松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多发、常见的产科疾病,多发生在产奶量高、膘情好的青壮年奶牛,一般发生在奶牛分娩前后的72 h以内,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壮大,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奶牛会被迫淘汰,给养牛养殖场(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症状

产后瘫痪在临床上可分为非典型和典型两种类型。非典型产后瘫痪大多数发生在产前及产后很长时间,症状也不太明显,一般病程较缓慢。典型的产后瘫痪大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72 h之内,奶牛迅速瘫痪,突然发病。

1.1 非典型症状

产前及产后很长时间发生的瘫痪为非典型性生产瘫痪。主要症状是患病牛头颈部呈现一种不自然的姿势,伏卧时呈“S”形状弯曲,精神沉郁,但不嗜睡,食欲不振或废绝。各种反射机能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四肢无力,有时能够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步态摇摆,行动困难。

1.2 典型症状

发病急、病程短是典型症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开始发病到典型症状的出现,一般整个过程不超过12 h,奶牛产后瘫痪的典型症状按照病程发展过程可分为兴奋阶段、躺卧阶段、昏迷阶段。

1.2.1 兴奋阶段

大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12~72 h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和强直,紧张乱动、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四肢肌肉震颤,头颈部肌肉抽搐,对刺激敏感,不愿运动而且不能采食,体温正常或上升,排粪、排尿停止,摇头、磨牙、心跳呼吸增数,四肢僵硬,步态踉跄,站立时后肢频繁交换。

1.2.2 躺卧阶段

患病奶牛站立不稳,四肢无力,终至倒地出现犬卧状姿势,头颈部呈现出S状异常弯曲,四肢蜷缩于腹部下面,并以胸骨着地,卧地昏睡,知觉丧失,鼻镜干燥,胃肠蠕动消失,瘤胃积滞,肛门松驰,四肢末端和皮肤冰冷,体温下降、心音减弱、脉搏微弱,瞳孔反射消失,呼吸没有明显变化。

1.2.3 昏迷阶段

患病奶牛精神高度沉郁,大多呈现昏睡状态,呼吸困难,四肢肌肉瘫软无力,瞳孔散大,对疼痛刺激和光线照射反应消失,肛门松弛,心音、脉搏微弱,压迫颈静脉不易臌胀,体温继续下降,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

2 病因

2.1 血钙浓度降低

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血钙浓度降低,产奶、分娩、饲料和饮食等因素都会引起奶牛血钙浓度降低。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使奶牛食欲减退,胃肠消化功能减弱,从饲料中吸收的钙量减少,同时胎儿骨骼发育比较快,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被大量吸收,致使母体血钙浓度降低;分娩是消耗体能的最大一项生产活动,子宫、腹肌和膈肌都会出现很强的收缩,也会消耗大量血钙;在分娩时,体内雌激素含量增高,对食欲和消化功能也有影响,使奶牛消化吸收钙量减少;在分娩后,母牛产奶量会急剧增加,会有大量血钙、磷进入乳液中并且排出,由于母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不能充分利用骨骼中的钙质进入血液。以上众多因素使血液中流失的钙得不到迅速补充,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不能正常维持肌肉的收缩力,导致该病的发生。

2.2 大脑皮层缺氧

大脑皮层缺氧也可以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在分娩后腹腔内压突然降低,引起腹腔内器官突然被动充血,从而导致大脑皮层贫血和缺氧。同时,奶牛在分娩以后,大量的血液会进入乳腺,也能引起大脑皮层贫血和缺氧,导致奶牛会出现暂时性的兴奋,肌肉震颤、抽搐,随后就会出现丧失知觉、肌肉无力、瘫痪等。

2.3 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怀孕的奶牛饲料单一,青绿饲料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长期缺乏光照和运动量不足,饲养环境差,场地潮湿阴暗,风吹雨淋,以上因素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有效的补充和改善,体内血钙水平就会急剧下降,也会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出现。挤奶时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净,导致乳房内压显著下降,发生微血管渗漏现象,血钙和血磷大量流失,也可造成奶牛瘫痪卧地不起。

2.4 其他因素

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保温或消毒措施不到位,尤其是难产时,盆骨和产道的韧带、肌肉及神经容易损伤;由于助产方法不当引起奶牛子宫破裂,造成大量出血;产后易患消化道疾病、感冒及出现其他并发症,都可导致奶牛卧地不起;如果奶牛患有乳房炎、脂肪肝、前胃疾病等也可诱发产后瘫痪;还有分娩后的奶牛身体比较虚弱,如果不精心看护,也有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导致产后瘫痪。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具体情况、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产后瘫痪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产后或分娩过程中突然发病,出现特征性的“犬卧状”瘫痪姿势,头颈呈“S”状弯曲或弯曲于一侧,大多数发生在高产奶牛的第3~6胎,在分娩后的3天内发病,产奶量高,采用乳房送风疗法进行治疗后具有良好效果,即能够确诊该病。

3.2 实验室诊断

取患病奶牛新鲜血液进行血钙含量检测,正常的血钙值为2.1~2.6 mmol/L,如果患病奶牛的血钙值低于1.5 mmol/L便可确诊为产后瘫痪,有的患病奶牛血钙值甚至降到0.25 mmol/L,血磷和血镁含量也会降低。产后奶牛的血清阳离子(Na+、K+)总量和血清阴离子(Cl-)、碱性磷酸酶和血清羟脯氨酸含量也可作为奶牛生产瘫痪的监测指标。

3.3 鉴别诊断

为防止误诊,在临床上诊断奶牛产后瘫痪应与酮病、产后截瘫、创伤性网胃炎、低血镁病、产后败血症等疾病的症状相似,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患酮病的奶牛血液中的丙酮含量大大升高,并且牛奶、呼出的气体、排出的尿液都具有烂苹果的气味,酮病对于乳房送风疗法、钙疗法无任何效果。

4 治疗

当确诊奶牛患有产后瘫痪后必须立即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局部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50%~60%的奶牛将在12~48 h内死亡,因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4.1 补钙疗法

补钙疗法是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的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临床上一般静脉注射5%氯化钙500 mL,10%葡萄糖酸钙1 000 mL,25%葡萄糖1 000 mL,根据病情可连续注射3~5 天。注射时速度不宜过快,要注意患病奶牛的全身反应,随时监听心脏跳动情况,如果出现跳动加快或心律不齐时应酌情减少用量,否则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会诱发急性死亡病例。在采用补钙疗法时可以配合使用香丹注射液,可以减少心率不齐和心跳加快等副作用的出现。

4.2 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是治疗奶牛产生瘫痪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使用钙剂疗法效果不佳的病例更有效。其原理是使乳房膨胀,增高内压,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泌乳量,降低钙磷随乳排出,使体内血钙含量上升。用乳房送风器将奶牛的4 个乳头轻柔注入空气,注入的空气不足则没有治疗效果,充气过量又容易导致乳泡破裂,注入的空气量以乳房皮肤膨胀紧张,皱纹展开,轻轻按压感觉有弹性为标准。此时用纱布条轻轻绑住,防止注入的空气泄漏。3 h后解除纱布放出空气,一般注入空气后25 min左右症状即可明显好转。如果治疗效果不好,隔5 h后再重复乳房送风1 次。乳房送风与钙剂疗法配合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效果。

4.3 注乳疗法

原理与乳房送风是相同的,将消毒过的新鲜牛奶用注射针管注入4 个乳池内,注入量以乳房胀满和乳头管流出为止,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4 中药疗法

取45 g黄芪,30 g益母草,30 g杜仲,30 g山药,30 g党参,30 g茯苓,30 g川芎,30 g当归,30 g续断,30 g白术,30 g熟地,20 g黄连,20 g柴胡,20 g升麻,20 g黄柏,20 g黄芩,20 g陈皮,20 g大黄,20 g红花,15 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给病牛灌服,每天服用1 剂。连续使用3~5 天,体型较小的患病奶牛可适当减量。

4.5 辅助治疗

为尽快使患病奶牛恢复体能和增强体质,可用维生素C 30~40 mL、辅酶A10 支、三磷酸腺苷20~30 mL溶入1 000 mL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对伴有低镁血症和低磷血症的病例,可用15%硫酸镁250 mL和15%碳酸二氢钠300 mL,静脉注射。

5 综合防控

5.1 补充钙磷

在产前,对有产后瘫痪病史、老龄和高产奶牛适时补充钙、磷,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 000 mL,25%葡萄糖1 000~1 500 mL,5%磷酸二氢钠200~500 mL,5%碳酸氢钠500 mL,1 次/天,连用3 天。

5.2 注意产后操作

助产时要严格消毒,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损伤神经和产道,导致产后瘫痪。产后不要马上挤初乳,有产后瘫痪病史、瘦弱、老龄和新产奶牛开始只挤2.0~2.5 kg,少量多次挤奶,以后逐天增加,到第7天左右可以正常挤奶。如果出现瘫痪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挤初乳,以保证乳房内维持一定的压力。

5.3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改善和提高圈舍养殖环境,圈舍要求每天及时清扫,做到严格消毒,奶牛每天能到宽敞的运动场适量运动,增加光照时间,特别是在冬季,能够有效促进钙、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利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

5.4 加强饲养管理

在干奶期给奶牛饲喂优质的粗饲料,防止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在干奶后期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减少豆饼和豆科植物的饲喂量,增加谷物精料数量,停止饲喂含钙高的苜蓿,使奶牛处于“缺钙”的状态,自身启动钙的调节机制,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分娩后如果缺钙,能够快速动用骨骼中的钙,肾对尿钙的重吸收能力和肠道吸收钙的能力都将会大大增强,从而使血钙含量能够稳定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奶牛生产后,要立即饲喂高钙饲料,以保证钙代谢的平衡。产前低钙和产后高钙的饲养模式在产后可以激发奶牛快速从日粮中吸收钙质和动用骨骼中的钙来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

6 小结

奶牛产后瘫痪是比较易发和复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平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及时诊断、细心治疗,即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因奶牛产后瘫痪给养殖场(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血钙乳房患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长着乳房的大树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